跳转到内容

沃爾夫岡·克特勒:修订间差异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删除的内容 添加的内容
// Edit via Wikiplus
标签Wikiplus 移动版编辑 移动版网页编辑
Jimmy-bot留言 | 贡献
机器人: 尚未清空的已重定向分类) (Cat:巴登-符騰堡人Cat:巴登-符腾堡州人
 
(未显示3个用户的3个中间版本)
第1行: 第1行:
{{noteTA
{{noteTA
|1=zh-tw:沃夫岡; zh-cn:沃尔夫冈;zh-hk:沃爾夫岡;
|1=zh-hans:埃里克;zh-hk:艾力;zh-tw:艾瑞克;
|2=zh-cn:康奈尔; zh-tw:康乃爾; zh-hk:康奈爾;
|3=zh-tw:沃夫岡; zh-cn:沃尔夫冈;zh-hk:沃爾夫岡;
}}
}}
{{Infobox scientist
{{Infobox scientist
第8行: 第10行:
| caption =
| caption =
| birth_date = {{birth date and age|1957|10|21}}
| birth_date = {{birth date and age|1957|10|21}}
| birth_place = {{DEU}}[[海德堡]]
| birth_place = {{Flag|West Germany}}[[海德堡]]
| death_date =
| death_date =
| death_place =
| death_place =
第109行: 第111行:
| updated = 2017年1月1日
| updated = 2017年1月1日
}}
}}
'''沃尔夫冈·克特勒'''({{lang-de|Wolfgang Ketterle}},{{bd|1957年|10月21日|catIdx=K}}),[[德國]][[物理學家]],現任[[麻省理工學院]]物理學教授。他的研究專注在冷[[原子]]的捕捉,以使這些原子接近[[絕對零度]]。在1995年時,他所領導的團隊,成為首先獲得[[玻色-愛因斯坦凝聚]]的團隊之一。由於這些研究,使他與[[埃里克·康奈尔]]以及[[卡爾·威曼]],因「在[[鹼金屬]][[原子]]稀釋氣體中(製成)[[玻色-爱因斯坦凝聚]]的成就,以及關於凝聚特性的早期基礎研究」,共同獲頒200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三人平分獎金。
'''沃尔夫冈·克特勒'''({{lang-de|Wolfgang Ketterle}},{{bd|1957年|10月21日|catIdx=K}}),[[德國]][[物理學家]],現任[[麻省理工學院]]物理學教授。他的研究專注在冷[[原子]]的捕捉,以使這些原子接近[[絕對零度]]。在1995年時,他所領導的團隊,成為首先獲得[[玻色-愛因斯坦凝聚]]的團隊之一。由於這些研究,使他與[[埃里克·康奈尔]]以及[[卡爾·威曼]],因「在[[鹼金屬]][[原子]]稀釋氣體中(製成)[[玻色-爱因斯坦凝聚]]的成就,以及關於凝聚特性的早期基礎研究」,共同獲頒200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三人平分獎金。


== 生平 ==
== 生平 ==
第152行: 第154行:
[[Category:慕尼黑工業大學校友]]
[[Category:慕尼黑工業大學校友]]
[[Category:海德堡大學校友]]
[[Category:海德堡大學校友]]
[[Category:巴登-符堡人]]
[[Category:巴登-符人]]
[[Category:富兰克林研究所本杰明·富兰克林奖章获得者]]

2024年9月21日 (六) 03:36的最新版本

Wolfgang Ketterle200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
沃尔夫冈·克特勒
出生 (1957-10-21) 1957年10月21日67歲)
 西德海德堡
居住地德国美国
国籍 德国
母校海德堡大学
慕尼黑工业大学
知名于玻色-爱因斯坦凝聚
奖项 诺贝尔物理学奖(2001年)
科学生涯
研究领域物理
机构麻省理工学院
马克斯·普朗克量子光学研究所
慕尼黑大学
博士導師赫伯特·瓦尔特Herbert Walther)、哈特穆特·菲格
Wolfgang Ketterle
个人资料
国籍 德国
籍贯 德国海德堡
出生 (1957-10-21) 1957年10月21日67歲)
 西德海德堡
居住地 德国
活跃年代2001 -
配偶Gabriele Sauer1986年结婚)
运动
国家/地区 德国
运动田徑
项目長跑
  • 馬拉松:2小時44分06秒 (2014年)
成绩与头衔
最近更新于:2017年1月1日

沃尔夫冈·克特勒(德語:Wolfgang Ketterle,1957年10月21日),德國物理學家,現任麻省理工學院物理學教授。他的研究專注在冷原子的捕捉,以使這些原子接近絕對零度。在1995年時,他所領導的團隊,成為首先獲得玻色-愛因斯坦凝聚的團隊之一。由於這些研究,使他與埃里克·康奈尔以及卡爾·威曼,因「在鹼金屬原子稀釋氣體中(製成)玻色-爱因斯坦凝聚的成就,以及關於凝聚特性的早期基礎研究」,共同獲頒200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三人平分獎金。

生平

[编辑]

沃尔夫冈·克特勒1957年出生在德国海德堡,并在附近的埃佩尔海姆(Eppelheim)长大,从海德堡的中学毕业后,1976年开始在海德堡大学学习物理学,两年后转去慕尼黑工业大学,专业方向是理论物理学,1982年以不对称材料的自旋松弛为论文硕士毕业。此后前往加兴马克斯·普朗克量子光学研究所慕尼黑大学,在赫伯特·瓦尔特(Herbert Walther)和哈特穆特·菲格(Hartmut Figger)手下攻读博士,研究实验分子光谱学,1986年以“氢化氦和三原子氢分子的光谱学”为课题获得博士学位。

离开加兴后,克特勒回到海德堡大学研究内燃机,1990年移居美国,在麻省理工学院的电子研究实验室(RLE)工作,并将工作领域转换到激光冷却,1993年加入麻省理工学院物理系,1998年成为教授。2006年被任命为麻省理工学院电子研究实验室副主任,并任麻省理工学院超冷原子中心主任。

研究

[编辑]

克特勒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证明了氢化氦(HeH)的存在,并首次获得这种分子的光谱。在加兴的博士后阶段,他又完成了对光谱的完整解释。赫伯特·瓦尔特后来在总结这一成就时说:“他开创了一个新的研究领域,随即又很快结束了它”(德语:Er hat ein Gebiet kreiert und es gleichzeitig getötet)。

由于20世纪80年代初激光冷却技术的发展,能够将原子气体的温度降低到接近绝对零度,物理学家开始了在气体中实现玻色-爱因斯坦凝聚的尝试。克特勒的研究组是最先实现玻色-爱因斯坦凝聚的研究组之一,1995年克特勒在麻省理工学院的团队在23Na)原子蒸气中实现了玻色-爱因斯坦凝聚。此后,他们又在1997年展示了两个碰撞凝聚物之间的波的干涉,并实现了第一台原子激光仪。2001年,因在碱性原子稀薄气体中实现玻色-爱因斯坦凝聚态,以及对凝聚态物质的性质的早期基础性研究,克特勒与另两位实现87Rb)原子蒸气中玻色-爱因斯坦凝聚的埃里克·康奈尔卡尔·威曼,共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除了研究超冷原子中的玻色-爱因斯坦凝聚外,克特勒的研究成果还包括2003年创造了分子玻色凝聚物,2005年完成了证明费米凝聚物中高温超流体的实验。

荣誉

[编辑]

参考文献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