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笔法:修订间差异
外观
删除的内容 添加的内容
小 →注释 |
无编辑摘要 |
||
第5行: | 第5行: | ||
后来在[[中华民国|民國]]初年[[全盤西化]]浪潮下,某些[[疑古派]]历史学家对《春秋》是孔子编写的说法提出了置疑,並批評这些为春秋作传的著作中也有部分内容为牵强附会。按照某些人的标准,这种风格可能并不被称许,因此這些人使用该词可能包含一定的贬义。而更多肩負社會中流砥柱重責的現代歷史學傢則在現代歷史中傳承、弘揚了春秋筆法這一華夏文化傳統。至[[中国抗日战争|抗戰]]爆發,[[春秋大義]]的價值始為更多人所重新認識。--> |
后来在[[中华民国|民國]]初年[[全盤西化]]浪潮下,某些[[疑古派]]历史学家对《春秋》是孔子编写的说法提出了置疑,並批評这些为春秋作传的著作中也有部分内容为牵强附会。按照某些人的标准,这种风格可能并不被称许,因此這些人使用该词可能包含一定的贬义。而更多肩負社會中流砥柱重責的現代歷史學傢則在現代歷史中傳承、弘揚了春秋筆法這一華夏文化傳統。至[[中国抗日战争|抗戰]]爆發,[[春秋大義]]的價值始為更多人所重新認識。--> |
||
==实例== |
== 实例 == |
||
春秋笔法运用中较知名的诸如三个表示杀的动词:杀、弑、诛,其实各有深层含义。杀指无罪而杀,弑指以下犯上,诛则指有罪、有理而杀。 |
春秋笔法运用中较知名的诸如三个表示杀的动词:杀、弑、诛,其实各有深层含义。杀指无罪而杀,弑指以下犯上,诛则指有罪、有理而杀。 |
||
《孟子·梁惠王章句下·第八》中[[魏惠王]]问关于[[周武王]]讨伐[[商纣王|商纣]]之事:“臣'''弑'''其君可乎?”指武王是以臣子身份起兵推翻杀死了纣王。孟子回答:损害仁义之人,只不过是个“一夫”(即无道寡助的匹夫、独夫),“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我只知道诛杀了一个叫纣的有罪之人,却没有听说过这是以下犯上的弑君。) |
《孟子·梁惠王章句下·第八》中[[魏惠王]]问关于[[周武王]]讨伐[[商纣王|商纣]]之事:“臣'''弑'''其君可乎?”指武王是以臣子身份起兵推翻杀死了纣王。孟子回答:损害仁义之人,只不过是个“一夫”(即无道寡助的匹夫、独夫),“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我只知道诛杀了一个叫纣的有罪之人,却没有听说过这是以下犯上的弑君。) |
||
== 参考文献 == |
|||
⚫ | |||
== 参见== |
== 参见== |
||
*[[春秋大義]] |
* [[春秋大義]] |
||
*《[[左传]]》 |
*《[[左传]]》 |
||
*《[[公羊传]]》 |
*《[[公羊传]]》 |
||
*《[[穀梁傳|谷梁传]]》 |
*《[[穀梁傳|谷梁传]]》 |
||
==注释== |
|||
⚫ | |||
{{Chinese literature-stub}} |
{{Chinese literature-stub}} |
2013年5月3日 (五) 05:29的版本
春秋笔法,又称微言大义,指行文中虽然不直接阐述对人物和事件的看法,但是却通过细节描写,修辞手法(例如词汇的选取)和材料的筛选,委婉而微妙地表达作者主观看法。
据说孔子编写《春秋》,在记述历史时,暗含褒贬。后世作者为了阐述孔子的思想,撰写了专门的著作以解释《春秋》的内在涵义,特别是其中涉及礼的一些细节。这种作法被称为微言大义[1]或者春秋笔法,被中国古代的传统所褒扬。宋欧阳修组织编修的《新唐书》、《新五代史》大量运用春秋笔法。錢大昕云:“《春秋》,褒貶善惡之書也。”朱熹认为《春秋》并无表示褒贬之义的所谓书法[2]。
实例
春秋笔法运用中较知名的诸如三个表示杀的动词:杀、弑、诛,其实各有深层含义。杀指无罪而杀,弑指以下犯上,诛则指有罪、有理而杀。
《孟子·梁惠王章句下·第八》中魏惠王问关于周武王讨伐商纣之事:“臣弑其君可乎?”指武王是以臣子身份起兵推翻杀死了纣王。孟子回答:损害仁义之人,只不过是个“一夫”(即无道寡助的匹夫、独夫),“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我只知道诛杀了一个叫纣的有罪之人,却没有听说过这是以下犯上的弑君。)
参考文献
参见
这是一篇與中文文學相關小作品。您可以通过编辑或修订扩充其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