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赵登禹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这是赵登禹当前版本,由Guo Shuojian留言 | 贡献编辑于2024年10月13日 (日) 16:50。这个网址是本页该版本的固定链接。

(差异) ←上一修订 | 最后版本 (差异) | 下一修订→ (差异)
趙登禹革命烈士
陸軍二級上將 趙故將軍登禹
出生(1898-05-16)1898年5月16日
 大清山東菏澤縣
逝世1937年7月28日(1937歲—07—28)(39歲) 
 中國北平
国籍 中華民國
效命 中華民國
军种 國民革命軍
服役年份1914年-1937年
军衔 二級上將
统率第二十九軍第一三二師
参与战争北伐
中原大戰
對日抗戰

赵登禹(1898年5月16日—1937年7月28日),字舜诚(一作舜臣[1]),中華民國国民革命军二級上將(追晉),山东省菏泽县赵楼村人。国民革命军第二十九军第一三二师师长,卢沟桥事变后阵亡[2]

《抗戰軍人忠烈錄》(第一輯)中的趙登禹烈士遺像

生平

[编辑]

赵登禹生于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少年时,赵登禹因家境贫寒,未入私塾读书,在家务农并与其兄赵登尧拜师练习武术。1914年春,赵登禹、赵登尧兄弟赴西安加入冯玉祥的部队,在冯玉祥的第十六混成旅当兵。1916年,冯玉祥的部队调到廊坊驻防后,赵登禹任冯玉祥的随身护兵。在冯玉祥影响下,赵登禹积极读书识字,学习文化。后来,赵登禹还入西北军教导团学习。1920年,赵登禹被任命为第16混成旅直属工兵连第3排排长,后来历任连长、营长、副团长、团长、旅长、师长等职。1926年参加北伐。1930年,赵登禹随冯玉祥参加中原大战,战败后冯玉祥的部队被整编。1933年,赵登禹任国民革命军第29军第37师第109旅旅长。[1][3]

1933年初,日军入山海关,进入热河省。3月4日攻占热河省省会承德,随后向长城各口发动进攻。3月10日,日军逼近喜峰口。赵登禹奉命率第109旅从蓟县出发,夜间急行军40华里,在日军之前抵达喜峰口孩儿岭,并击退日军先头部队,在孩儿岭及口门一线稳定了前沿阵地。为有效消灭进攻的日军,赵登禹要求所部待日军进至百米之内,再突然出击,用手榴弹炸,用大刀砍。由于两军混杂,日军的飞机、大炮、坦克无法发挥作用。战斗中,赵登禹腿部被炸弹炸伤。入夜,赵登禹利用日军警戒疏忽的机会,率3,000人自两翼迂回到日军侧后包抄,日军措手不及,死伤惨众,赵登禹部缴获大批武器弹药。激战数日,日军多次进攻未果,中国军队取得喜峰口战斗胜利。[1][3]

赵登禹领导的喜峰口战斗,击毙日军3,000人,中国军队营、连、排长伤亡五十余名,士兵千名以上。日本朝日新闻》评价说:“明治造兵以来,皇军名誉尽丧喜峰口外,遭受60年来未有之侮辱。”[4]

长城抗战之后,第29军被调回察哈尔省驻防,赵登禹因功升为第29军第132师师长,并获授陆军中将军衔。1935年8月,第29军被调往北平地区驻防。[3]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第29军军长宋哲元任命赵登禹为南苑指挥官,坐镇南苑,与第29军副军长佟麟阁一起负责指挥南苑的所有军事力量。[3]

赵登禹阵亡时乘坐的轿车

1937年7月28日拂晓,日军进攻宛平城、衙门口、八宝山北苑的中国军队阵地,同时以步兵3个联队、炮兵1个联队、飞机30余架进攻南苑。因力量悬殊,中国军队伤亡较大,日军从东、西两侧攻入南苑。赵登禹指挥第29军卫队旅、平津大学生军训团等部与日军展开肉搏战。当天,在南苑的前敌总指挥赵登禹和督战的第29军副军长佟麟阁接到北平的第29军军长宋哲元的命令,要求他们放弃南苑,率部撤往北平方向。但是,日军起先获得汉奸潘毓桂等人出卖的第29军作战计划,7月28日当天日军又得到宋哲元身边的参谋周思静(已受日军收买)的密报,遂抢先在南苑至北平之间的天罗庄(推测为今大红门一带)的公路两侧进行埋伏。当天中午,赵登禹乘轿车指挥部队向大红门方向撤退途中,遭遇埋伏在此的日军袭击。赵登禹当场阵亡,得年39岁。[3][2][5]

纪念

[编辑]
赵登禹墓

赵登禹阵亡后,双方都对其做出积极评价。1937年7月31日南京国民政府发布命令,追赠赵登禹为陆军上将。[3]1947年,北平市政府将北沟沿大街改名为赵登禹路,以示纪念。[6]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向赵登禹的家属颁发了由毛泽东签署的烈士证书。[3]中華民國臺北大直的忠烈祠也供奉有趙登禹烈士的牌位。

赵登禹阵亡后,其遗体先被红十字会掩埋,后被龙泉寺僧人收殓。抗日战争胜利后,1946年,在中山公园举办赵登禹、佟麟阁公祭大会后安葬。[5][3]当时,何基沣冯治安之命来到北平,将赵登禹及第29军抗日烈士的灵柩葬于卢沟桥畔。[3]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北京市人民政府卢沟桥西道口的赵登禹墓进行过多次修缮。[1]文化大革命期间,赵登禹墓被毁,赵登禹的遗体遭到红卫兵侮辱。1980年,赵登禹墓被人民政府修复。[5]

抗日歌曲《大刀進行曲》,是1937年作曲家麦新國民革命軍第29军赵登禹的大刀队的事迹而创作。

1997年12月9日,北京市丰台区大红门中学更名为赵登禹中学[7],2003年4月与嘉园小学合并为北京市赵登禹学校[8]

2014年9月1日,赵登禹被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公布的第一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9]

逸事

[编辑]

1934年,刚升任第132师师长的赵登禹见部下捉到两只火狐,乃亲笔致信北平万牲园称:[5]

敝师驻防塞北,有名殿布青山者,日前偶在该山得获火狐两只,因敝师不便饲养,恐日久伤其生命,殊为可惜,素谂贵园万牲罗列,以供游人观瞻,兹特派副官单永安,携往送上,即请查收为荷,此致万牲园。

参考文献

[编辑]
  1. ^ 1.0 1.1 1.2 1.3 赵登禹,人民网,于2013-05-25查阅. [2013-05-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2-28). 
  2. ^ 2.0 2.1 赵登禹,中国军网,2005-07-19[永久失效連結]
  3. ^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赵登禹:血洒南苑的抗日名将,搜狐,2005年06月28日. [2013年5月25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年12月13日). 
  4. ^ 谁是让“日本皇军遭受60年未有之侮辱”的中国人. 凤凰网. [2012年1月17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年4月12日) (中文(简体)). 
  5. ^ 5.0 5.1 5.2 5.3 萨苏,新发现有关赵登禹的日方档案,文史参考2012年第11期. [2013-05-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4-12). 
  6. ^ 在古河道上行驶的七路公交车,北青网,2009-06-16. [2013-05-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4-28). 
  7. ^ 张铁琦. 大红门中学更名赵登禹中学. 北京教育年鉴 (航空工业出版社). 1998: 561. ISBN 7-80134-389-1. 
  8. ^ 走访(三十四)|赵登禹将军墓、佟麟阁学校、赵登禹学校. 北京日报报业集团. 2022-06-27 [2024-02-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2-01). 
  9. ^ 民政部公布第一批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 中国政府网. 2015-06-16 [2018-07-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