搶先看!國家地理雜誌2025年2月:尋找另一個人族物種

以科學解謎
近幾年在不同的自然史博物館參觀時,不只一次遇上人類演化的展區封閉調整中。這不全是巧合,而是隨著新科學證據的出現,人類演化的系譜樹也必須不斷調整。其實,如果博物館沒有在最近幾年更新人類演化史的陳列,你幾乎可以確定這個展覽不會呈現關於人類演化最新的科學理論。
古人類學的難處在於理論需要建立在化石證據上,而人族的歷史以地質時代的尺度來說如此之短,遺骸保存成化石的機會如此之小,使得至今古人類演化史仍建立在有限的化石證據上。所幸近年來新證據不斷出土,讓我們能夠拼湊出更多細節,發現人類演化史比我們原來理解的更加複雜,人類演化的圖譜也就隨著我們理解的增進而發生變化。
《國家地理》雜誌長期關注人類的演化史,國家地理學會也長期支持這個領域的頂尖專家。在本期的封面故事中,我們詳述了古人類學家最新的發現。不僅有來自亞洲新出土的化石證據,也靠著新的DNA分析方法讓既有的化石標本說出新的故事。其中最重要的發現之一是,儘管智人是人族唯一仍然存活的物種,但在演化的過程中,智人與其他人族物種維持互動,以致於現代人身上,仍保有其他人族物種的基因。
除了人類的歷史外,我們在這期雜誌中還報導了海底神祕的圓圈。2011 年,科學家在義大利與法國之間的海底發現了奇怪的圓圈,經過擴大探測,這樣的圓圈竟有上千個之多。這篇報導說明了科學家如何利用各種探測與跨領域的研究來形成理論,嘗試破解謎團。
不論是人類演化的過程或海底神祕的景觀,這兩項研究都展現了科學家如何抽絲剝繭、旁敲側擊,尋找證據,提出假設以嘗試解答關於我們和這個世界的未知之謎。報導這樣的故事是《國家地理》雜誌的使命,也希望我們的讀者跟我們一起尋找科學解謎的樂趣。
試閱內容:
尋找神祕的其他人種
寮國的一枚臼齒、西藏高原的一個下顎骨,西伯利亞的一塊小指碎片。科學進展迅速,古遺傳學、蛋白質研究和放射線定年都有所突破,帶來許多小小的發現,也正在重寫我們的演化史。大量的新觀點不只徹底改變對我們人類起源的了解,也挑戰了人類定義的概念本身。
我們所有人(地球上的80億人口)都屬於同一個物種。我們智人是地球上最後的人族。不久之前,科學家普遍認為現代人類從非洲擴散出去的同時,也依循著相對直接的演化進程,那條路徑獨立於其他物種之外,也隱然比較優越。即使到了今日,演化最深入人心的一個形象仍是所謂的「人類進化圖」,這張圖被大量印在T恤和海報上,顯示我們的祖先勇往直前地朝智人推進,身子逐漸挺直,變得高大自負,大步走向未來。
關於演化的思維正經歷天翻地覆的變化,粉碎了那種簡潔、線性的人類起源觀點,開始用更加複雜的理解取而代之。研究者現在知道的是,距今4萬到7萬年之間(也就是我們演化發展中的關鍵時期),世界充斥著各式各樣的人類。智人遷移到歐洲和亞洲各地時遇見了其他人類,有時甚至和他們混種。2010年,瑞典古遺傳學家斯凡特.帕波首度完成尼安德塔人的基因組圖譜,發現了人族物種之間混血的證據。帕波的成果證實,尼安德塔人和智人生育了後代――而基因交換造成了重大深遠的影響。在尼安德塔人滅絕4萬多年後的今日,大部分現存的人類都帶著他們殘存的DNA。但還有誰曾經和我們共享地球?我們和其他這些人類的互動,又是如何塑造了我們自己的演化之路並導致他們滅絕?古人類學家正日益深入這些謎團 ――那也正是迪米特和扎諾里在研究眼鏡蛇洞那顆神祕牙齒時所面臨的謎團。
資訊含量最豐富的一個線索,來自俄羅斯與哈薩克邊界附近的一座西伯利亞洞穴,研究者在那裡找到一根小指的碎片,不比一顆豌豆大。丹尼索瓦洞穴內溫度極低,因而保存了在那裡發現的尼安德塔人化石內的古老DNA。不過這塊超過6萬年的小指骨頭不一樣。帕波和他的團隊分析骨頭的DNA後獲得了驚人發現――這塊化石屬於完全未知且已消失的人類物種。帕波的團隊把他們命名為丹尼索瓦人,這是第一個完全由DNA辨識出的人類群――專家稱這種完全不知其形態特徵的物種為「幽靈物種」。丹尼索瓦洞穴裡還有其他帶有這個物種DNA的化石,包
括一個女孩的骨頭,她的父親是丹尼索瓦人,母親是尼安德塔人――是至今唯一發現的第一代混種人族。
遺傳學家藉由這個手指碎片,追蹤世界各地從冰島到祕魯的現代人口中的丹尼索瓦人DNA,最後發現在距離丹尼索瓦洞穴8900公里之遙的巴布亞紐幾內亞人口中,丹尼索瓦人的DNA含量特別高。幾乎可以確定的是,智人和丹尼索瓦人與尼安德塔人都曾混血,並且把他們的DNA帶到了地球各地。古人類學家現在認為,這些「基因流動事件」並不是特例,而是演化的重要驅動力,幫助智人適應新環境,也讓我們大多數人和滅絕的古人類群之間有直接的生物學連結。(全文未完)
●文章授權轉載自《國家地理》雜誌第279期:尋找神祕的其他人種,未經同意,請勿轉載。
出版社:尋找另一個人族物種
出刊頻率:月刊
出版時間:2025-01-22
雜誌簡介
《國家地理雜誌》 於1888年成立的美國國家地理學會,是以「增進並普及地理知識」為宗旨的非營利組織。學會的「研究與探索委員會」贊助過的計劃,已超過一萬件,以促進人類對大地、海洋與天空的知識。而《國家地理雜誌》自1888年創刊以來,以精采絕倫的攝影、謹慎真實的文字、精密準確的地圖與生動創意的插圖,獲得全球數千萬讀者的肯定。
《國家地理雜誌》於公元兩千年獲得美國雜誌出版最高榮譽─美國雜誌編輯學會之艾力獎,證明這份歷史悠久的刊物,仍是全球雜誌出版的標竿。
加入 琅琅悅讀 Google News 按下追蹤,精選好文不漏接!
逛書店
延伸閱讀
猜你喜歡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