鹹香熱賣60年「彭家粄糕」:客家米食多樣美味與傳承

文字 郭正偉/攝影 吳尚鴻
「我們這間店本來沒有名字。」臉色健康、行動俐落的羅翔憶,是「彭家粄糕」第二代當家,完全看不出已年逾七十歲。她敏捷的一碗碗填裝發糕,長年製作米食累積的經驗,無需器具秤量,徒手就能碗碗平均配量,還能分出與我們聊天的餘裕。如此純熟手藝製作的東西怎麼會不好吃?「很多年前,就曾國城,你知道曾國城吧?那個電視節目主持人。他們節目來北埔老街玩闖關店家的遊戲,想說沒店名不好稱呼。他問我們姓什麼,想了想說:既然你們家有粄也有糕,不然就叫做彭家粄糕吧?後來才開始用這個店名。」頗有順應時勢,隨遇而安之感;而營業超過六十年的彭家粄糕,如今也傳承至第三代。
冷冽天氣稍稍停歇的這幾日,一大早新竹就暖陽高照,儘管非假日時間,北埔老街上仍是遊客往來。先前聯繫意願、討論採訪時間時,彭家粄糕第三代老闆「粄哥」彭家麒提醒:需要拍攝食物,就要趁早到,過中午東西就會賣光了。抵達店裡時不見粄哥,而是彭媽媽羅翔憶看顧攤位。
攝影師與我原本還一派優閒、不疾不徐的自我介紹、準備採訪裝備,卻馬上發覺客人一波波出現,彼此客家話問候幾句後,立即大袋、大袋買走攤子陳列的米食。眼見熱賣,攤上的東西越來越少,事態緊急,快上!心想著:粄哥真的沒開玩笑。
「很多客人常會問我們什麼是粄糕,以為是什麼新東西。其實就是又有粄又有糕而已。」羅翔憶外表有種從事商業生意的銳利與嚴肅,以及職人特有的堅毅感,一旦聊起天來,卻常常冒出冷調幽默。
羅翔憶嫁進彭家,彭家原本經營水果攤。不久後轉換商業方向,公公頂下粄糕店,一家人才開始致力製作客家傳統米食。問起大約這樣工作了多久時間,「你可以幫我算算看啊,我今年七十四歲。」羅翔憶向我伸出雙手,長時間製作粄糕的手指帶點僵直,工作區域燈光微暗混雜透進屋內的晴光,她的手掌煥發著暖色調,帶點網點粗糙的那種溫柔感,笑說:「做到手指頭都變形了,脊椎也開過刀,健康都壞光光啦。」
羅翔憶主理彭家粄糕已超過五十年。公婆經營的時代,品項還不多,大約以常見的客家傳統米食為主,像是工法講究的九層糕、客庄常見的艾草粄、(艾草)素菜包、甜米糕等。店務交到她手上之後,羅翔憶對米食的熱情與才華也隨之完全展現,前後製作過數十種品項,連她自己都不見得能全部細數。「以前大概每天都是凌晨兩三點起來準備切粄、包裝什麼的,六點多營業,中午過後賣得差不多,找時間休息一下,就開始準備材料,製作明天要賣的東西。」現在店裡由粄哥接手製作、販售的品項也有近二十種。
採訪至中途,帶有客家傳統味的獨特鹹年糕(鹹甜粿)正好出鍋,蒸籠鍋蓋才掀開,油蔥、香菇混合豬肉的香氣立即隨著蒸氣滿溢室內。羅翔憶端出好大一盤油油亮亮的鹹年糕,表面鋪滿炒料食材,說等冷卻後才能切塊、包裝。我強忍「快幫我切一塊」的貪婪食欲,恢復冷靜詢問客家鹹年糕由來,卻又忍不住分心盤算:「等一會兒午餐我就要吃這個!」
「很香對不對!我們店的鹹年糕是一半糯米一半蓬萊米。油蔥、豬肉絲跟香菇那些配料,要先炒香、調味後,才跟年糕一起蒸。」羅翔憶說起自己對鹹年糕這食物的記憶:「客庄裡年糕就跟一般一樣都是甜的,有些人想要吃鹹的,就用這些家庭常見的食材做鹹的年糕。年糕的臺語不是甜粿(tinn-kué)嗎?所以會有人把客家鹹年糕叫做『鹹甜粿』,但其實它沒有甜味。」
適逢即將農曆春節,最受歡迎的品項當推臺灣傳統年糕。「要過年了,我兒子晚上都在趕訂單的年糕製作。你看我們的年糕訂單,都來不及做。」羅翔憶翻著牆上紙本日曆,日日都貼滿訂單紙條。這也是為什麼原本預定由粄哥接受採訪,現場卻臨時換由彭媽媽上陣。粄哥如今都是在夜裡製作粄糕,隔天早上開店販售。「這樣還能睡覺嗎?」我問。「我們這種開店的,大家差不多都是這樣過生活啦,就自己找時間囉。」羅翔憶言語間帶著某種客家人常被提起的認分、勤奮。
「紅豆花生年糕應該是我們最先研發,開始賣的。紅豆、花生都要長時間泡水,還要先煮到爛,花生處理的時間最久。跟磨好的糯米漿混在一起蒸,但這些豆類煮超過一段時間還會『反生』,出現顆粒感,每一個紅豆花生年糕要蒸差不多五個小時,才能煮到熟爛。」羅翔憶介紹自家年糕特色,「我家的原味年糕,要蒸八個小時,因此長時間放置也不容易發霉。」
「在來米做的水粄,也會有人叫碗粿,常是比較快賣完的品項。因為客家人會習慣當早餐吃。」訪談時,客人依舊絡繹不絕。在地人習慣整臺摩托車靠上攤子,問:「還有水粄嗎?」「今天賣完了,還有菜包跟芋頭糕,或者是肉粽,有五花肉跟瘦肉兩種。」雙方以客語開心交談幾句,買走一袋騎遠。幸好!剛剛我眼明手快跟彭媽媽事先留下最後一塊水粄。
●本文節錄自《鄉間小路》雜誌2025年2月號:開運吃年糕:緣自身土不二的歲時款待,未經同意,請勿轉載。
出刊頻率:月刊
出版時間:2025-02-01
加入 琅琅悅讀 Google News 按下追蹤,精選好文不漏接!
逛書店
延伸閱讀
猜你喜歡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