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道人生】丈夫衣錦榮歸 為何夫妻卻不能團圓?

作者﹕泰源整理
font print 人氣: 8249
【字號】    
   標籤: tags: , , ,

清朝時期,浙江西部有一諸生(經考試錄取而進入府、州、縣各級學校學習的生員)叫沈竹樓。父親是縣吏,有兩個兒子,沈竹樓是長子,次子在縣衙打工,用來幫補家用。沈竹樓入學後,靠教書自給為生。妻子李氏,也是小吏家的女子,給人縫補織布來補助家用。

沈竹樓平日拿不出好吃的食物來供養父母,而在科舉考試之年,反而要去幫補岳父和妻弟,所以父母開始討厭和瞧不起他,罵他是書呆子,並役使他的妻子幹活。這一年,沈竹樓病了,學生都散了,因此生活更加不能維持。

病好後,他對妻子說:「我愧為一個男子,上不能侍奉父母,下不能養活妻兒,實在是慚愧不安。然而死守破舊書籍,哪能奮發起來呢?我有個親戚在湖南當幕賓,很得到上司的信任,我打算去投奔他,改學師爺,或許可以致富。你不要怕辛苦,在家侍奉公公和婆婆,等我三年,如果沒有音信,這就是我的事業不成,日後的去向你可自行處置。」

李氏哭著答應了。沈竹樓向親朋故友借錢,湊得幾兩銀子,逶迤來到了湖南,去拜訪他的親戚。剛好他的親戚在月前病逝,沈竹樓沒有了依靠,盤纏用完了,進退兩難,便決意自殺。於是他暗中潛入方城城外的郵亭,解開帶子自縊。

當時有一個叫張弁的千戶(官名,正五品,管理所轄部族及士兵),巡行到了這裡,眼光掠過一下,很快就看見了自縊的他,便派士兵去查看一下,發現他身體還有餘溫,便解開他的衣䏜進行搶救。沈竹樓得救甦醒過來。千戶詢問後得知事情的原故,說道:「你既然是諸生,一定會寫字,那你就為我負責撰寫章表文檄,我能供給你衣食,何必白白死去呢?」沈竹樓聽從了他的勸告,替張千戶管理文筆書信,兩人相處得很好。

不幾年,張千戶官至淮帥,淮上(古代淮水之北都叫淮上)的鹽商和張帥往來的,必定先和沈先生會面,他們喜歡沈先生為人平和厚道,大家都讚揚仰慕他。張帥也極力推薦他,感嘆他沒有功業。鹽商們體察到主帥的意圖,眾人都願意每年奉獻數百兩銀子給他,於是沈竹樓的財力變得充足而有餘。

又過了幾年,張帥去世,沈竹樓為他辦理喪事,護送他的親屬返回湖南,又回到淮上。商人更加相信他忠厚誠實,幫他建立起自己的鹽業生意。沈竹樓不辭勞碌辛苦,精心策劃,而上下親睦,事業逐漸擴大,分配得到的錢幣達百萬兩,已經像一個大商人了。手下幫他辦事的人數以百計,有人勸他廣納妻妾,沈竹樓不忍背負妻子,潸然淚下,決定整理行裝回去接妻子過來。

此時朝廷正逢川楚白蓮教起事之變,需要軍餉,沈竹樓便資助了十萬銀,獲賞四品官銜(清朝官員等級)。隨後便購置了繪有各種圖形的美麗衣服,和珍貴華麗的各種飾物數十笥(盛物的方形竹器)用來奉給父母和送給妻弟。籌措完畢,用裝飾華麗的遊船裝載著珍寶,隨從的有幾十人,向南方的家鄉啟航。望見他們的人都像見到大人物出巡一樣,兩眼都不敢正視,兩腳不敢移動。

不久,就抵達浙江,他先派衣著華麗的奴僕騎馬去報告,全鄉的人都大吃一驚,爭相來打聽。沈竹樓到了,父母走出來在門口迎接,弟弟也伏在地上拜見。親戚們搶著前去趨附奉承,應酬不絕,看到他場面氣象光昌,無不嘖嘖讚歎道:「大丈夫就是應當如此啊!」

沈竹樓唯沒有看見自己的妻子,就去問父母。父母則說:「兒已經顯達尊貴了,還愁沒有好媳婦嗎?何必這樣眷戀舊人呢?」沈竹樓有些懷疑,就去拜訪妻母。李氏的母親貧病無聊,見到女婿來了,聲威和氣勢都很炫耀,老婦驚喜交集,不覺大哭道:「誰說我女婿死了?都是我女兒沒有福氣!」

沈竹樓連忙問是怎麼回事?老婦說:「郎君別怪,是你父母的過錯。自從郎君離去後,不久就傳來你的死訊,我女兒兩次想用自殺來殉葬,我以沒有確切的事實為由而阻止了她。沒想到你父母厭棄她白食白住,也欺負我年老昏庸,沒有和我們商量就杷她嫁賣給某官吏,已經有幾年了。」

沈竹樓失望到極點,無法自抑地長嘆,接著又說:「十年夫妻,豈可忘情?此時雖改嫁給他人,但這不是她的本意,能否讓我見她一面嗎?」老婦說:「見一見何妨,即便是讓她回來,亦似乎不難。」於是叫來一部車子去接她。妻子看見竹樓後,不勝悔恨,說:「你為何對我這樣絕情!不通一信,讓翁姑以為死訊為真,使我不能住在自己家中。今天既然斷絕了,你又回來找我幹什麼?!」

沈竹樓於是向她解釋事情的始末,深深悔恨自己沒有向家中早日報信。隨從們將華麗的衣服和珠寶首飾贈給他妻子,他妻子將這些東西放在一旁,置之不看。然後對母親說:「想必郎君餓了,母親在這裡伴郎君,我去廚房給他準備飯食。」後來老婦又出去買酒,李氏卻進廚房裡自縊而亡。老婦回來,驚呼鄰居們過來,撫摸著她時,已經死了。某吏聽說這件事,以有人威逼李氏造成她自殺就去報了官。官府便傳喚沈竹樓,問得其原故,將某吏鞭打後予以釋放。

沈竹樓厚葬其妻後準備返回,將所有帶回來的物品,價值約萬金,全數奉送給父母。說:「這些足夠你們養老之用了,兒子沒有辜負你們養育的恩情,請讓我暫時回到淮上,日後或有機會再來接你們。」他的父母感到既慚愧又羞恥,只是點頭而已。沈竹樓掉轉船頭,來到金山寺,拿出錢財遣散他的僕人和隨從,餘下全部財物用車載來,全部送給寺院,以弘揚佛事,自己最後剃髮為僧而終。

資料來源:《客窗閒話》 @*

——看更多 【古道人生】系列

責任編輯:古容#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羅浮山在廣東惠州府,靈異的現象一向就很多,真正修道的人常常住在那裡。有一增城人,又窮又病,常進羅浮山採藥。有一天,他採藥來到一座山,巧遇兩個修道人現身,他無意中聽到一席話。兩個修道人觀星的預言竟然應驗了。真實情況是怎麼回事?
  • 未來的事情難以預料,如果以眼前的處境來推斷一個人的終生,那可能會失之千里。岳家嫌女婿變窮悔婚,而女兒守婚約,終得好結果。
  • 一幫馬賊在大白天搶劫了朝廷的官銀。名捕的妻子追上了馬賊。婦人嗓音清亮,順風向馬賊呼喊道:「我是保定府某名捕的妻子,為了追回官銀,特地找你們索要。你們趕快把官銀放下,否則就要吃我的彈丸了!」後況如何呢?
  • 兩個年輕人都意外地娶了個「老婆婆」,後來,一個失財逃家,一個迎來嬌妻美眷又得財,結果大不同,其轉機的關鍵為何?是機運或另有其他原因?
  • 清朝初期,江蘇揚州地區的寶應縣,有個捕快叫韓五,經常窮得揭不開鍋,不能供養老母。他想,自己常常捕捉響馬,何不試下自己當響馬,也可能搶得幾個錢?買些糧來供母親食。結果差點丟了命,然而,結局又出人意表。
  • 清代秦晉配的傳奇。蔣生的姐姐說:「現在正有一事為難。弟媳已經準備做阿婆了,但她還是垂著頭髮作女兒的打扮,讓她改變裝束,她不同意。現在我弟弟有幸歸來,事情應該怎樣辦?」這一對夫妻之間到底發生了什麼不尋常的故事……這一天花燭高燒,蔣生、秦娘拜堂在前,兒子、媳婦拜堂在後。觀看的人都拍手叫好,認為這是一件從來沒有過的盛事。
  • 他把自家、妻舅家的財物揮霍一空,又借來的錢也揮霍殆盡,這時的他遍身長膿瘡,童僕紛紛逃去,只落得與一位乞丐住在破廟中。這樣的他又怎能轉變為河道總督呢?
  • 清朝時,宜昌縣有一許翁,年輕時,家裡一貧如洗,以擺渡為業。清文宗咸豐年間許翁突然致富,人們都覺得不可思議,其致富背後當有不可告人之處。許翁孫女出生,是在搭他船的客人死去當年,她難道就是那個客人轉世投胎來的嗎?
  • 一個普通女子怎樣挽救了自己的丈夫和家庭?她的人生給後人什麼借鏡呢?
  • 失約的朋友三年後突然出現,還要伴他回程,讓他吃驚,背後到底有什麼「故事」?(Shutterstock)
    季札守信的精神在後人心中成了一則典範,徐國人讚美歌唱他說:「延陵季子啊!他不忘老朋友。解下千金劍啊!掛在了國君之墓。」這是人對於鬼的信用,而世間是否也有鬼對人的誠信呢?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