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周有光

已檢查
文出維基大典
周有光像

周有光,本名耀平,號有光,江蘇常州人也。以西曆一九〇六年一月十三日生,二〇一七年一月十四日歿[]。曉漢、英、法、日四語。始研食貨,復工語文,立中文拼音系統,以行改革,凡數十載,世譽「漢語拼音之父」。[][][][][][][]

年方十歲,遊學蘇州一八年,入常州高級中學預科,奇年,入中學,遇同窗呂叔湘。二三年,學成,績優。 因家貧,本應入免費師範校,但中上海聖約翰大學,後幸得助二百元,遂入學。 修經濟學,兼修語言學。 二五年,「五卅慘案」發于上海,改入光華大學。居二年,大學成。三三年四月三十日,婚與張允和。婚後同往日本求學。因慕河上肇,欲拜其為師,離東京大學,轉入京都大學。 河上肇後入獄,有光之願未果。[] 次年四月三十日,得一子曉平。三五年,返上海,任教光華大學,入反日救國會,複得女小禾。三七年中國抗日,避難於四川,就職于新華銀行,後入國民政府經濟部農本局任重慶辦事處,管四川省合作金庫。四五年,抗戰勝利,複歸新華銀行。度三秋,入中國民主建國會於香港。

四九年,歸國,任復旦大學經濟研究所與上海財經學院教授,並兼職于上海新華銀行、中國人民銀行華東區行。 五四年,因已著中文拼音之案,中國文字改革委員會任其為中文拼音方案委員會委員。 五五年十月,會全國文字改革會,會後任職于中國文字改革委員會作,纂中文拼音方案,任中國文字改革委員會和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研究員、第一研究室主任,兼任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教授,棄經濟學教授。 五八年初,教漢字改革課程于北京大學與中國人民大學,講義《漢字改革概論》于六一年出。 六六年文化大革命,稱其「反動學術權威」,占其宅。 六九年,勞于寧夏,閒時憑《毛主席語錄》始其文字研究。 七一年,歸家。 七九年四月,國際標準組織集于華沙。有光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發言,議以「中文拼音方案」爲漢語之標準。八二年議成。

八九年,致仕,研習于其家。 二〇〇三年冬,重病。 四年初病癒。 明年,出文集《百歲新稿》,序中自勉「望《百歲新稿》非余之末書」。[一〇]六年一月十三日,年滿百歲。八年,出《周有光百歲口述》。 九年,出版《朝聞道集》,後禁繼印。 一六年一月十三日,年滿百十。 一七年一月十四日,歿於北京[一一][一二]

参考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