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朱:修订间差异
无编辑摘要 |
无编辑摘要 |
||
第19行: | 第19行: | ||
{{道家}} |
{{道家}} |
||
'''楊朱'''({{bd|约前440年||约前360年||catIdx=Y杨}}<ref>一說其生卒为约公元前450年-约公元前370年</ref>),或作'''陽朱''',或說字'''子居'''或'''子取''',[[魏國]]人,一说[[秦國]]人,生平已不可考。有-{云}-他是[[老子]]弟子。是[[中國]][[春秋戰國]]時期的一名[[道家]]的[[改革]][[思想家]],開創了[[楊朱學派]]。《[[列子]]》也記下他弟弟名為「[[楊布]]」。道教尊之為貴生真人。 |
'''楊朱'''({{bd|约前440年||约前360年||catIdx=Y杨}}<ref>一說其生卒为约公元前450年-约公元前370年</ref>),或作'''陽朱''',或說字'''子居'''或'''子取''',[[魏國]]人,一说[[秦國]]人,生平已不可考。有-{云}-他是[[老子]]弟子。是[[中國]][[春秋戰國]]時期的一名[[道家]]的[[改革]][[思想家]],開創了[[楊朱學派]]。《[[列子]]》也記下他弟弟名為「[[楊布]]」。[[道教]]尊之為「貴生真人」。[[道教]]尊之為'''貴生真人'''。南華真人[[莊周]]、沖虛真人[[列圄寇]]、通玄真人[[辛文子]]、洞靈真人[[康桑楚]],稱為四大真人,加上貴生真人[[楊朱]],則稱[[老君]]門下五真。 |
||
==生平== |
==生平== |
2021年3月10日 (三) 05:31的版本
楊朱 | |
---|---|
出生 | 約公元前440年(一說約公元前450年) 魏國(一說秦國) |
逝世 | 約公元前360年(一說約公元前370年) |
时代 | 戰國時期 |
学派 | 道家 |
主要领域 | 思想家、哲學家,開創楊朱學派,與儒學、墨學齊驅 |
著名思想 | 道學 |
系列條目 |
---|
道家思想 |
道 德
|
道家人物 |
皇德 三皇五帝 广成子 伊尹 太公望 老子 尹喜 文子 庄子 列子 環淵 杨朱 黄石公 张良 刘安 |
道家典籍 |
《老子》《莊子》《列子》《文子》 《黃帝書》 |
相關條目 |
諸子百家 兵家 儒家 法家 黃老 玄学 中医学 道教 佛教 禅宗 |
楊朱(约前440年—约前360年[1]),或作陽朱,或說字子居或子取,魏國人,一说秦國人,生平已不可考。有云他是老子弟子。是中國春秋戰國時期的一名道家的改革思想家,開創了楊朱學派。《列子》也記下他弟弟名為「楊布」。道教尊之為「貴生真人」。道教尊之為貴生真人。南華真人莊周、沖虛真人列圄寇、通玄真人辛文子、洞靈真人康桑楚,稱為四大真人,加上貴生真人楊朱,則稱老君門下五真。
生平
在先秦各家的著述如《孟子》、《荀子》、《莊子》、《韓非子》、《呂氏春秋》等,他的名字曾多次出現。他的行蹤多在魯、宋、梁一帶。據《莊子》記載,他曾經見過老子。其活動的年代,比墨子稍後,而又早於孟子。楊朱學說在當時相當著名,但早已散佚不存,散見於《孟子》、《列子》、《庄子》、《吕氏春秋》、《韩非子》、《淮南子》等书中。如《列子·楊朱》篇云:楊朱曰:「伯成子高不以一毫利物,舍國而隱耕。大禹不以一身自利,一體偏枯。古之人損一毫利天下不與也,悉天下奉一身不取也。人人不損一毫,人人不利天下,天下治矣。」
楊朱學派屬道家的激進派,《孟子·滕文公》篇云:「楊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天下之言,不歸楊,即歸墨。」可知春秋之世,楊朱之學與墨家齊驅,並屬先秦流行天下的學說。孟子说墨翟、楊朱「无父无君,是禽兽也」,是憤怒之詞,感性的攻訐大过于理性分析。但孟子也說,「逃墨必歸於楊,逃楊必歸於儒」,簡稱「逃墨歸楊,逃楊歸儒」,所以許多後人詮釋,孟子認為「楊近墨遠」,楊朱思想較接近於儒家思想。
《吕氏春秋》中的《重己》、《贵生》、《本性》、《情欲》、《尽数》等篇都受到了杨朱学派的影响,探讨了爱己、利己中的智慧与包含的“道”就是道理也就是意義。
思想內容
許多人認為楊朱曾和老子會面,曾受到老子思想的影響。後來,有感於動亂的環境,困惱於越來越大的社會壓力,於是棄老子學說中的部份內容,朝著「養生」、「存性」的方向不斷深化,發展成以「為我」為中心的思想體系。楊朱的思想在戰國初年一度風行,與儒、墨兩家形成鼎足而三的形勢。
楊朱的思想概略,可從以下四方面見之:[來源請求]
- 首先,從其中心要旨而論,楊朱學說實際是以「我」作為自然的中心。他認為人的生命,往往由於外界的蒙蔽、組織所拘束,因而無法明察生命的真象,使個人失去主體性。於是楊朱主張探求內在自我安身立命的境界,以擺脫社會的束縛,偏向於個人人性的追求。他認為只有重視人類本有的自然性,人才會快樂,才能「全生(性)保真」。
- 其次,在政治方面,楊朱既然反對社會的束縛,所以在政治上也反對強權獨佔的霸道,主張「天下為公」,要「公天下之身,公天下之物。」,就是強調公平公正,也就是強調追求公共利益然後人人身份地位相對比較平等還有每個人的權利都有得到保障,他認為一切外在的道德倫理法律法令刑法,皆不可妨害一個人的自由。政府只是象徵式的,不可對個人過份約束。由此可見楊朱的政治觀是自由的,與現代自由主義有共同之處。
- 第三,在人與人的關係上,楊朱極力主張個人的「為我」主義。他說:「古之人損一毫利天下,不與也;悉天下奉一身,不取也。人人不損一毫,人人不利天下,天下治矣。」他的意思是說社會是由各個「我」所組成,如果人我不相損、不相侵、不相給,那麼天下便無竊位奪權之人,便無化公為私之輩,這樣社會便能太平。
- 第四,在對生命的態度上,楊朱既重說「全性保真」,因而重視「貴生」、「樂生」。他認為人生短促,故在生時必須享盡人生之樂,所以要充份縱慾也就是要充份發洩慾望。在《列子》的楊朱篇中,他要求「豐屋、美服、厚味、姣色。有此四者,何求於外?」此種重生、貴生的激進思想,被認為是反對儒家剋制慾望的禮法道德,又放棄了墨家的禁欲及道家老子的寡慾,傾向自我中心主義。
参见
附註
- ^ 一說其生卒为约公元前450年-约公元前370年
外部链接
- 校友投稿|一毛不拔 (山东理工大学校友网) https://xy.sdut.edu.cn/2018/0531/c281a178427/page.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