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賽璐珞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以賽璐珞為材料製作的乒乓球

賽璐珞(英語:celluloid)是硝酸纖維素塑料(cellulose nitrate plastics)的俗稱及商標名[1],後者是硝酸纖維素中加入約20%的樟腦作為增塑劑得到的可塑性材料,屬一種合成樹脂;通常再加入染料和其他物質製成的化合物產品就稱為賽璐珞。

硝酸纖維素塑料通常被認為是第一種熱塑性塑料,因此賽璐珞是歷史上最早發明的熱可塑性樹脂[2],其代表性製品為乒乓球人偶樂器吉他撥片[3]。賽璐珞因能簡單成形,被做為象牙的替代品開發。缺點為其極易燃,有著經過摩擦等容易發火的不耐久性,因此現在已經鮮少使用,但乒乓球與部分鋼筆仍然使用著此材料。

特性

[編輯]

賽璐珞外觀呈有色或無色透明或不透明的片狀物,性軟,富有彈性。不溶於水、苯、甲苯,溶於乙醇、丙酮、乙酸乙酯。 具有很大的抗張強度,耐水、耐油、耐酸。

由於賽璐珞主要成分是硝酸纖維素,其為製造火藥的基礎原料,所以賽璐珞有一個很大的缺點,就是遇火、高熱極易燃燒。較長時間的儲藏會讓賽璐珞逐漸發熱,若積熱不散就會引起自燃。

歷史

[編輯]

硝酸纖維素塑料早於賽璐珞,於1848年發明時稱作 Collodion(火棉膠),當時用作傷口敷料和照相底片的乳劑,是一種乾燥成類似賽璐璐的薄膜。其後,1862年亞歷山大·帕克斯將其發明申請為 Parkesine 的專利[4]賽璐珞或雲石膜是由瑞士巴塞爾大學C. F. 舍恩拜因於1846年發現的,當時只作蟲膠代用品[需要解釋]

1869年美國人約翰·韋斯利·海厄特創造 Xylonite,於1870年其改進產品的商標再命名為 Celluloid(賽璐珞)。由於19世紀的檯球是使用象牙做為材料製造,但當時非洲大象在獵人的濫捕下不斷減少,各國象牙供不應求。導致檯球製造廠的老闆開始尋求象牙的代替材料,並懸賞一萬美元做為謝禮,海厄特就嘗試以賽珞璐製造檯球。1872年在美國紐瓦克建賽璐珞(雲石膜)工廠,1877年英國根據海厄特(Hyatts)技術建的賽璐珞(雲石膜)製造公司開始用賽璐珞生產假象牙、檯球、馬車和汽車的風擋等塑料製品。後來,曾用做片基(支持體),但由於易燃很快被醋酸纖維素聚酯取代。賽璐珞又用作乒乓球眼鏡架。於1880年代後半起,賽璐珞被用做攝影乾板的替代品,當照片膠捲使用。

1908年(明治41年)三井家族出資成立了堺賽璐珞株式會社三菱(岩崎家族)、岩井商店鈴木商店出資成立了日本賽璐珞人造絲線株式會社,它們是日本國產賽璐珞公司成立的起點,也是堺工廠和網干工廠的前身。之後,陸續開辦了賽璐珞工廠,並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呈現活躍態勢,隨着戰爭的結束,不景氣隨之而來,全球賽璐珞需求減少,同行業之間的銷售競爭加劇,產業漸顯疲弊。1919年(大正8年)聯合的時機成熟,8家賽璐珞公司大聯合。由於硝酸纖維素極易燃燒,以及其穩定性差、易開裂等問題,在1950年代採用醋酸鹽安全膠片之前。1990年,日本和意大利合資在上海設立工廠,只供國外市場,不在中國國內銷售。

2003年,溫州商人在江西九江市武寧縣成立賽璐珞公司,引進意大利先進工藝和設備,並獨創濕式塊狀成型法,加快了生產的速度,極大的滿足了市場一直供不應求的需要。[5]歐盟於2006年10月26日公告,禁用於製造玩具。

製法

[編輯]
  1. 以樟腦作增塑劑的硝酸纖維素塑料,通過熱成型加工成塑料製品(由於硝化的作用,使得成品極為易燃)。
  2. 通過添加各種顏料及助劑,生產出具有較強立體感的塑料片材及板材,一定程度改善了易燃、強度、耐久、幾何穩定等特性。

相關條目

[編輯]

參考鏈接

[編輯]
  1. ^ 存档副本. [2023-05-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5-27). 
  2. ^ 廣惠章利,本吉正信, 陳世春譯. 《塑膠物性入門》. 復漢出版社. 
  3. ^ 《精选:传奇賽璐珞》. 安德里亞(Andrea). : http://www.dandreapicks.com/about.htm. 
  4. ^ 《Plastic: The Making of a Synthetic Century》. Stephen Fenichell. : http://www.dandreapicks.com/about.htm. 
  5. ^ 《台球·象牙·赛璐珞——塑料诞生始末》. 張昕.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