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諾貝爾化學獎得主列表

這是特色列表,請按此取得更多資訊。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諾貝爾化學獎在1895年根據瑞典化學家阿爾弗雷德·諾貝爾的遺願而設立。

諾貝爾化學獎瑞典語Nobelpriset i kemi)是諾貝爾獎的六個獎項之一,1895年設立,由瑞典皇家科學院每年頒發給在化學相關的各個領域中做出傑出貢獻的科學家。[1]根據獎項設立者阿佛烈·諾貝爾的遺願,該獎由諾貝爾基金會管理,瑞典皇家科學院每年選出五人委員會來評選出當年獲獎者。[2]第一個諾貝爾化學獎於1901年頒發給荷蘭科學家雅各布斯·亨里克斯·范托浩夫。每一位獲獎者都會得到一塊獎牌,一份獲獎證書,以及一筆不菲的獎金,獎金的數額每年會有變化。[3]例如,1901年,范托浩夫得到的獎金為150,782瑞典克朗,相當於2007年12月的7,731,004瑞典克朗;2008年,下村脩馬田·查爾菲錢永健分享了總數為一千萬瑞典克朗的獎金(略多於100萬歐元,或140萬美元)。[4]該獎每年於12月10日,即阿佛烈·諾貝爾逝世周年紀念日,以隆重的儀式在斯德哥爾摩頒發。[5]

就獲獎領域而言,有至少25名獲獎者在有機化學研究中做出貢獻,比其他化學領域的獲獎者都多。[6]有兩位諾貝爾化學獎獲獎者,德國的里夏德·庫恩(1938年獲獎)和阿道夫·布特南特(1939年獲獎),受其政府阻止不能接受獎金。他們雖然後來收到了獎牌和獲獎證書,但沒有收到獎金。截至2022年,僅有卡爾·巴里·沙普利斯(2001年與2022年)與費德歷·桑格(1958年和1980年)兩度獲得諾貝爾化學獎。其他兩次獲得諾貝爾獎的瑪莉·居禮(1903年獲物理學獎,1911年獲化學獎)和萊納斯·鮑林(1954年獲化學獎,1962年獲和平獎)都是在不同領域獲獎。[7]有八位女性獲得過化學獎:瑪莉·居禮伊雷娜·約里奧-居里(1935年獲獎)、桃樂絲·克勞福特·霍奇金(1964年獲獎)、艾妲·尤納特(2009年獲獎)、法蘭西斯·阿諾德(2018年獲獎)、愛瑪紐埃勒·沙爾龐捷珍妮花·道德納(2020年獲獎)、卡羅琳·貝爾托西(2022年獲獎)。[8]截至2024年,已經有197人獲得諾貝爾化學獎。從1901年至今,該獎有8年因故停發(1916、1917、1919、1924、1933、1940-1942年),有9年延遲一年頒發(1914、1918、1920、1921、1925、1927、1938、1943、1944年)。

20世紀獲獎者

[編輯]
年份 獲獎者[A] 國家[B] 獲獎原因[C]
1901年 雅各布斯·亨里克斯·范托浩夫  荷蘭 「發現了化學動力學法則和溶液滲透壓

"[for his] discovery of the laws of chemical dynamics and osmotic pressure in solutions"[9]

1902年 赫爾曼·費歇爾  德意志帝國 「在糖類嘌呤合成中的工作」

"[for] his work on sugar and purine syntheses"[10]

1903年 斯凡特·奧古斯特·阿倫尼烏斯  瑞典 「提出了電離理論

"[for] his electrolytic theory of dissociation"[11]

1904年 威廉·藍斯爵士  英國 「發現了空氣中的惰性氣體元素並確定了它們在元素周期表裏的位置」

"[for his] discovery of the inert gaseous elements in air, and his determination of their place in the periodic system"[12]

1905年 阿道夫·馮·拜爾  德意志帝國 「對有機染料以及氫化芳香族化合物的研究促進了有機化學與化學工業的發展」

"[for] the advancement of organic chemistry and the chemical industry, through his work on organic dyes and hydroaromatic compounds"[13]

1906年 亨利·莫瓦桑  法國 「研究並分離了元素,並且使用了後來以他名字命名的電爐

"[for his] investigation and isolation of the element fluorine, and for [the] electric furnace called after him"[14]

1907年 愛德華·比希納  德意志帝國 「生物化學研究中的工作和發現無細胞發酵

"for his biochemical researches and his discovery of cell-free fermentation"[15]

1908年 歐內斯特·盧瑟福  英國
 紐西蘭
「對元素的蛻變以及放射化學的研究」

"for his investigations into the disintegration of the elements, and the chemistry of radioactive substances"[16]

1909年 威廉·奧斯特瓦爾德  德意志帝國 「對催化作用的研究工作和對化學平衡以及化學反應速率的基本原理的研究」

"[for] his work on catalysis and for his investigations into the fundamental principles governing chemical equilibria and rates of reaction"[17]

1910年 奧托·瓦拉赫  德意志帝國 「在脂環族化合物領域的開創性工作促進了有機化學和化學工業的發展的研究」

"[for] his services to organic chemistry and the chemical industry by his pioneer work in the field of alicyclic compounds"[18]

1911年 瑪莉·居禮  波蘭 「發現了元素,提純鐳並研究了這種引人注目的元素的性質」

"[for] the discovery of the elements radium and polonium, by the isolation of radium and the study of the nature and compounds of this remarkable element"[19]

1912年 域陀·格林尼亞  法國 「發明了格氏試劑

"for the discovery of the [...] Grignard reagent"[20]

保羅·薩巴捷  法國 「發明了在細金屬粉存在下的有機化合物的加氫法」

"for his method of hydrogenating organic compounds in the presence of finely disintegrated metals"[20]

1913年 阿佛烈·維爾納  瑞士 「對分子內原子連接的研究,特別是在無機化學研究領域」

"[for] his work on the linkage of atoms in molecules [...] especially in inorganic chemistry"[21]

1914年 狄奧多·威廉·李察茲  美國 「精確測定了大量化學元素的原子量

"[for] his accurate determinations of the atomic weight of a large number of chemical elements"[22]

1915年 里夏德·維爾施泰特  德意志帝國 「對植物色素的研究,特別是對葉綠素的研究」

"for his researches on plant pigments, especially chlorophyll"[23]

1916年 未頒獎
1917年 未頒獎
1918年 費立茲·哈伯  德意志帝國 「對從單質合成氨的研究」

"for the synthesis of ammonia from its elements"[24]

1919年 未頒獎
1920年 瓦爾特·能斯特  德國 「對熱化學的研究」

"[for] his work in thermochemistry"[25]

1921年 費德歷·索迪  英國 「對人們了解放射性物質的化學性質上的貢獻,以及對同位素的起源和性質的研究」

"for his contributions to our knowledge of the chemistry of radioactive substances, and his investigations into the origin and nature of isotopes"[26]

1922年 法蘭西斯·阿斯頓  英國 「使用質譜儀發現了大量非放射性元素的同位素,並且闡明了整數法則

"for his discovery, by means of his mass spectrograph, of isotopes, in a large number of non-radioactive elements, and for his enunciation of the whole-number rule"[27]

1923年 費立茲·普雷格爾  奧地利 「創立了有機化合物的微量分析法

"for his invention of the method of micro-analysis of organic substances"[28]

1924年 未頒獎
1925年 里夏德·阿道夫·席格蒙迪  德國

 匈牙利

「闡明了膠體溶液的異相性質,並創立了相關的分析法」

"for his demonstration of the heterogeneous nature of colloid solutions and for the methods he used"[29]

1926年 特奧多爾·斯韋德貝里  瑞典 「對分散系統的研究

"for his work on disperse systems"[30]

1927年 海因里希·奧托·威蘭  德國 「對膽汁酸及相關物質的結構的研究」

"for his investigations of the constitution of the bile acids and related substances"[31]

1928年 阿道夫·溫道斯  德國 「對甾類的結構以及它們和維他命之間的關係的研究」

"[for] his research into the constitution of the sterols and their connection with the vitamins"[32]

1929年 阿瑟·哈登  英國 「對糖類的發酵以及發酵酶的研究」

"for their investigations on the fermentation of sugar and fermentative enzymes"[33]

漢斯·馮·奧伊勒-切爾平  瑞典
1930年 漢斯·費歇爾  德國 「對血紅素葉綠素的組成的研究,特別是對血紅素的合成的研究」

"for his researches into the constitution of haemin and chlorophyll and especially for his synthesis of haemin"[34]

1931年 卡爾·博施  德國 「發明與發展化學高壓技術

"[for] their contributions to the invention and development of chemical high pressure methods"[35]

腓特烈·貝吉烏斯  德國
1932年 歐文·朗繆爾  美國 「對表面化學的研究與發現」

"for his discoveries and investigations in surface chemistry"[36]

1933年 未頒獎
1934年 哈羅德·尤里  美國 「發現了重氫

"for his discovery of heavy hydrogen"[37]

1935年 費德歷·約里奧-居里  法國 「合成了新的放射性元素」

"[for] their synthesis of new radioactive elements"[38]

伊倫·約里奧-居里  法國
1936年 彼得·德拜  荷蘭 「通過對偶極矩以及氣體中的X射線和電子的繞射的研究來了解分子結構」

"[for his work on] molecular structure through his investigations on dipole moments and the diffraction of X-rays and electrons in gases"[39]

1937年 華特·霍沃思  英國 「對碳水化合物和維他命C的研究」

"for his investigations on carbohydrates and vitamin C"[40]

保羅·卡勒  瑞士 「對類胡蘿蔔素黃素維他命A維他命B2的研究」

"for his investigations on carotenoids, flavins and vitamins A and B2"

1938年 里夏德·庫恩  納粹德國 「對類胡蘿蔔素維他命的研究」

"for his work on carotenoids and vitamins"[41]

1939年 阿道夫·布特南特  納粹德國 「對性激素的研究」

"for his work on sex hormones"[42]

拉沃斯拉夫·魯日奇卡  瑞士 「對聚亞甲基和高級萜烯的研究」

"for his work on polymethylenes and higher terpenes"[42]

1940年 未頒獎
1941年 未頒獎
1942年 未頒獎
1943年 佐治·德海韋西  匈牙利 「在化學過程研究中使用同位素作為示蹤物

"for his work on the use of isotopes as tracers in the study of chemical processes"[43]

1944年 奧托·哈恩  納粹德國 「發現重核的裂變

"for his discovery of the fission of heavy nuclei"[44]

1945年 阿爾圖里·伊爾馬里·維爾塔寧  芬蘭 「對農業和營養化學的研究發明,特別是提出了飼料儲藏方法

"for his research and inventions in agricultural and nutrition chemistry, especially for his fodder preservation method"[45]

1946年 占士·B·薩姆納  美國 「發現了可以結晶」

"for his discovery that enzymes can be crystallized"[46]

約翰·侯活·諾思羅普  美國 「製備了高純度的酶和病毒蛋白質」

"for their preparation of enzymes and virus proteins in a pure form"[46]

溫德爾·梅雷迪思·士丹利  美國
1947年 羅拔·魯賓遜爵士  英國 「對具有重要生物學意義的植物產物,特別是生物鹼的研究」

"for his investigations on plant products of biological importance, especially the alkaloids"[47]

1948年 阿爾內·蒂塞利烏斯  瑞典 「對電泳現象和吸附分析的研究,特別是對於血清蛋白的複雜性質的研究」

"for his research on electrophoresis and adsorption analysis, especially for his discoveries concerning the complex nature of the serum proteins"[48]

1949年 威廉·吉奧克  美國 「在化學熱力學領域的貢獻,特別是對超低溫狀態下的物質的研究」

"for his contributions in the field of chemical thermodynamics, particularly concerning the behaviour of substances at extremely low temperatures"[49]

1950年 奧托·迪爾斯  西德 「發現並發展了雙烯合成法

"for their discovery and development of the diene synthesis"[50]

庫爾特·阿爾德  西德
1951年 艾德溫·麥克米倫  美國 「發現了超鈾元素

"for their discoveries in the chemistry of transuranium elements"[51]

格倫·狄奧多·西博格  美國
1952年 阿徹·約翰·波特·馬田  英國 「發明了分配色譜法

"for their invention of partition chromatography"[52]

李察·羅倫士·米林頓·星  英國
1953年 赫爾曼·施陶丁格  西德 「在高分子化學領域的研究發現」

"for his discoveries in the field of macromolecular chemistry"[53]

1954年 萊納斯·鮑林  美國 「對化學鍵的性質的研究以及在對複雜物質的結構的闡述上的應用」

"for his research into the nature of the chemical bond and its application to the elucidation of the structure of complex substances"[54]

1955年 文森特·迪維尼奧  美國 「對具有生物化學重要性的含硫化合物的研究,特別是首次合成了多肽激素

"for his work on biochemically important sulphur compounds, especially for the first synthesis of a polypeptide hormone"[55]

1956年 西里爾·欣謝爾活爵士  英國 「對化學反應機理的研究」

"for their researches into the mechanism of chemical reactions"[56]

尼古拉·謝苗諾夫  蘇聯
1957年 亞歷山大·R·托德男爵  英國 「在核苷酸和核苷酸輔酶研究方面的工作」

"for his work on nucleotides and nucleotide co-enzymes"[57]

1958年 費德歷·桑格  英國 「對蛋白質結構組成的研究,特別是對胰島素的研究」

"for his work on the structure of proteins, especially that of insulin"[58]

1959年 雅羅斯拉夫·海羅夫斯基  捷克斯洛伐克 「發現並發展了極譜分析法

"for his discovery and development of the polarographic methods of analysis"[59]

1960年 威拉得·利比  美國 「發展了使用碳14同位素進行年代測定的方法,被廣泛使用於考古學、地質學、地球物理學以及其他學科」

"for his method to use carbon-14 for age determination in archaeology, geology, geophysics, and other branches of science"[60]

1961年 梅爾文·卡爾文  美國 「對植物吸收二氧化碳的研究」

"for his research on the carbon dioxide assimilation in plants"[61]

1962年 馬克斯·佩魯茨  英國 「對球形蛋白質結構的研究」

"for their studies of the structures of globular proteins"[62]

John Cowdery Kendrew 約翰·肯德魯  英國
1963年 卡爾·齊格勒  西德 「在高聚物的化學性質和技術領域中的研究發現

"for their discoveries in the field of the chemistry and technology of high polymers"[63]

居里奧·納塔  意大利
1964年 桃樂絲·克勞福特·霍奇金  英國 「利用X射線技術解析了一些重要生化物質的結構」

"for her determinations by X-ray techniques of the structures of important biochemical substances"[64]

1965年 羅拔·伯恩斯·活沃德  美國 「在有機合成方面的傑出成就」

"for his outstanding achievements in the art of organic synthesis"[65]

1966年 羅拔·S·馬利肯  美國 「利用分子軌道法對化學鍵以及分子的電子結構所進行的基礎研究」

"for his fundamental work concerning chemical bonds and the electronic structure of molecules by the molecular orbital method"[66]

1967年 曼弗雷德·艾根  西德 「利用很短的能量脈衝對反應平衡進行擾動的方法,對高速化學反應的研究」

"for their studies of extremely fast chemical reactions, effected by disturbing the equilibrium by means of very short pulses of energy"[67]

朗奴·佐治·雷伊福特·諾里什  英國
佐治·波特  英國
1968年 拉斯·昂薩格  美國 「發現了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倒易關係,為不可逆過程的熱力學奠定了基礎」

"for the discovery of the reciprocal relations bearing his name, which are fundamental for the thermodynamics of irreversible processes"[68]

1969年 德里克·巴頓  英國 「發展了構象的概念及其在化學中的應用」

"for their contributions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oncept of conformation and its application in chemistry"[69]

奧德·哈塞爾  挪威
1970年 盧伊斯·弗德里科·萊洛伊爾  阿根廷 「發現了糖核苷酸及其在碳水化合物的生物合成中所起的作用」

"for his discovery of sugar nucleotides and their role in the biosynthesis of carbohydrates"[70]

1971年 格哈德·赫茨貝格  加拿大 「對分子的電子構造與幾何形狀,特別是自由基的研究」

"for his contributions to the knowledge of electronic structure and geometry of molecules, particularly free radicals"[71]

1972年 基斯頓·B·安芬森  美國 「對核糖核酸酶的研究,特別是對其氨基酸序列與生物活性構象之間的聯繫的研究」

"for his work on ribonuclease, especially concerning the connection between the amino acid sequence and the biologically active conformation"[72]

斯坦福·摩爾  美國 「對核糖核酸酶分子的活性中心的催化活性與其化學結構之間的關係的研究」

"for their contribution to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connection between chemical structure and catalytic activity of the active centre of the ribonuclease molecule"[72]

威廉·侯活·斯坦  美國
1973年 恩斯特·奧托·菲舍爾  西德 「對金屬有機化合物,又被稱為夾心化合物,的化學性質的開創性研究」

"for their pioneering work, performed independently, on the chemistry of the organometallic, so called sandwich compounds"[73]

謝菲·威爾金森  英國
1974年 保羅·弗洛里  美國 高分子物理化學的理論與實驗兩個方面的基礎研究」

"for his fundamental work, both theoretical and experimental, in the physical chemistry of macromolecules"[74]

1975年 約翰·康福思  澳洲
 英國
「酶催化反應的立體化學的研究」

"for his work on the stereochemistry of enzyme-catalyzed reactions"[75]

弗拉迪米爾·普雷洛格  瑞士 「有機分子和反應的立體化學的研究」

"for his research into the stereochemistry of organic molecules and reactions"[75]

1976年 威廉·利普斯科姆  美國 「對硼烷結構的研究,解釋了化學成鍵問題」

"for his studies on the structure of boranes illuminating problems of chemical bonding"[76]

1977年 伊利亞·普里高津  比利時 「對非平衡態熱力學的貢獻,特別是提出了耗散結構的理論」

"for his contributions to non-equilibrium thermodynamics, particularly the theory of dissipative structures"[77]

1978年 彼得·米切爾  英國 「利用化學滲透理論公式,為了解生物能量傳遞作出貢獻」

"for his contribution to the understanding of biological energy transfer through the formulation of the chemiosmotic theory"[78]

1979年 夏拔·布朗  美國 「分別將含含磷化合物發展為有機合成中的重要試劑

"for their development of the use of boron- and phosphorus-containing compounds, respectively, into important reagents in organic synthesis"[79]

格奧爾格·維蒂希  西德
1980年 保羅·伯格  美國 「對核酸的生物化學研究,特別是對重組DNA的研究」

"for his fundamental studies of the biochemistry of nucleic acids, with particular regard to recombinant-DNA"[80]

Walter Gilbert 沃特·吉爾伯特  美國 「對核酸中DNA鹼基序列的確定方法

"for their contributions concerning the determination of base sequences in nucleic acids"[80]

Frederick Sanger 費德歷·桑格  英國
1981年 福井謙一  日本 「通過他們各自獨立發展的理論來解釋化學反應的發生」

"for their theories, developed independently, concerning the course of chemical reactions"[81]

羅德·荷夫曼  美國
1982年 阿龍·克盧格  英國 「發展了晶體電子顯微術,並且研究了具有重要生物學意義的核酸-蛋白質複合物的結構」

"for his development of crystallographic electron microscopy and his structural elucidation of biologically important nucleic acid-protein complexes"[82]

1983年 亨利·陶布  美國 「對特別是金屬配合物中電子轉移反應機理的研究」

"for his work on the mechanisms of electron transfer reactions, especially in metal complexes"[83]

1984年 羅拔·布魯士·梅里菲爾德  美國 「開發了固相化學合成法

"for his development of methodology for chemical synthesis on a solid matrix"[84]

1985年 夏拔·豪普特曼  美國 「在發展測定晶體結構的直接法上的傑出成就」

"for their outstanding achievements in developing direct methods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crystal structures"[85]

傑爾姆·卡爾  美國
1986年 Dudley R. Herschbach 達德利·赫施巴赫  美國 「對研究化學基元反應的動力學過程的貢獻

"for their contributions concerning the dynamics of chemical elementary processes"[86]

李遠哲  美國[D]
 中華民國
約翰·查理斯·波拉尼  加拿大
 匈牙利
1987年 當勞·克拉姆  美國 「發展和使用了可以進行高選擇性結構特異性相互作用的分子」

"for their development and use of molecules with structure-specific interactions of high selectivity"[87]

Jean-Marie Lehn 尚-馬里·萊恩  法國
查理斯·佩德森  美國
1988年 約翰·戴森霍費爾  西德 「對光合反應中心的三維結構的測定」

"for their determination of the three-dimensional structure of a photosynthetic reaction centre"[88]

Robert Huber 羅拔·胡貝爾  西德
哈特穆特·米歇爾  西德
1989年 西德尼·奧爾特曼  加拿大
 美國
「發現了RNA的催化性質

"for their discovery of catalytic properties of RNA"[89]

湯馬士·施治  美國
1990年 艾里亞斯·占士·科里  美國 「發展了有機合成的理論和方法學」

"for his development of the theory and methodology of organic synthesis"[90]

1991年 李察·恩斯特  瑞士 「對開發高解像度核磁共振(NMR)譜學方法的貢獻」

"for his contributions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methodology of high resolution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NMR) spectroscopy"[91]

1992年 魯道夫·馬庫斯  美國 「對化學體系中電子轉移反應理論的貢獻」

"for his contributions to the theory of electron transfer reactions in chemical systems"[92]

1993年 凱利·穆利斯  美國 「發展了以DNA為基礎的化學研究方法,開發了聚合酶鏈鎖反應(PCR)」

"for contributions to the developments of methods within DNA-based chemistry [...] for his invention of th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 method"[93]

米高·史密夫  加拿大 「發展了以DNA為基礎的化學研究方法,對建立寡聚核苷酸為基礎的定點突變及其對蛋白質研究的發展的基礎貢獻」

"for contributions to the developments of methods within DNA-based chemistry [...] for his fundamental contributions to the establishment of oligonucleotide-based, site-directed mutagenesis and its development for protein studies"[93]

1994年 佐治·安德魯·歐拉  美國

 匈牙利

「對碳正離子化學研究的貢獻」

"for his contribution to carbocation chemistry"[94]

1995年 保羅·克魯岑  荷蘭 「對大氣化學的研究,特別是有關臭氧分解的研究」

"for their work in atmospheric chemistry, particularly concerning the formation and decomposition of ozone"[95]

Mario J. Molina 馬里奧·莫利納  美國
法蘭克·舍活·羅蘭  美國
1996年 羅拔·柯爾  美國 「發現富勒烯

"for their discovery of fullerenes"[96]

哈羅德·克羅托爵士  英國
李察·斯莫利  美國
1997年 保羅·博耶  美國 「闡明了三磷酸腺苷(ATP)合成中的酶催化機理

"for their elucidation of the enzymatic mechanism underlying the synthesis of adenosine triphosphate (ATP)"[97]

約翰·沃克  英國
延斯·基斯頓·斯科  丹麥 「首次發現了離子傳輸酶,即鈉鉀離子泵

"for the first discovery of an ion-transporting enzyme, Na+, K+ -ATPase"[97]

1998年 Walter Kohn 華特·科恩  美國 「創立了密度泛函理論

"for his development of the density-functional theory"[98]

約翰·波普  英國 發展了量子化學中的計算方法

"for his development of computational methods in quantum chemistry"[98]

1999年 亞米德·齊威爾  埃及
 美國
「用飛秒光譜學對化學反應過渡態的研究」

"for his studies of the transition states of chemical reactions using femtosecond spectroscopy"[99]

2000年 亞倫·黑格  美國 「發現和發展了導電聚合物

"for their discovery and development of conductive polymers"[100]

亞倫·麥克德爾米德  美國
 紐西蘭
白川英樹  日本

21世紀獲獎者

[編輯]
年份 獲獎者[A] 國家[B] 獲獎原因[C]
2001年 威廉·斯坦迪什·諾爾斯  美國 「對手性催化氫化反應的研究」

"for their work on chirally catalysed hydrogenation reactions"[101]

Ryoji Noyori 野依良治  日本
卡爾·巴里·沙普利斯  美國 「對手性催化氧化反應的研究」

"for his work on chirally catalysed oxidation reactions"[101]

2002年 John B. Fenn 約翰·貝內特·芬恩  美國 「發展了對生物大分子進行鑑定和結構分析的方法,建立了軟解析電離法對生物大分子進行質譜分析」

"for the development of methods for identification and structure analyses of biological macromolecules [...] for their development of soft desorption ionisation methods for mass spectrometric analyses of biological macromolecules"[102]

田中耕一  日本
Kurt Wüthrich 庫爾特·維特里希  瑞士 「發展了對生物大分子進行鑑定和結構分析的方法,建立了利用核磁共振光譜來解析溶液中生物大分子三維結構的方法」

"for the development of methods for identification and structure analyses of biological macromolecules [...] for his development of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 for determining the three-dimensional structure of biological macromolecules in solution"[102]

2003年 彼得·阿格雷  美國 「對細胞膜中的離子通道的研究,發現了水通道

"for discoveries concerning channels in cell membranes [...] for the discovery of water channels"[103]

Roderick MacKinnon 羅德里克·麥金農  美國 「對細胞膜中的離子通道的研究,對離子通道結構和機理的研究

"for discoveries concerning channels in cell membranes [...] for structural and mechanistic studies of ion channels"[103]

2004年 阿龍·切哈諾沃  以色列 「發現了泛素介導的蛋白質降解」

"for the discovery of ubiquitin-mediated protein degradation"[104]

阿夫拉姆·赫什科  以色列
歐文·羅斯  美國
2005年 伊夫·肖萬  法國 「發展了有機合成中的複分解法」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metathesis method in organic synthesis"[105]

Robert Grubbs 羅拔·格拉布  美國
李察·施羅克  美國
2006年 羅渣·科恩伯格  美國 「對真核轉錄的分子基礎的研究」

"for his studies of the molecular basis of eukaryotic transcription"[106]

2007年 格哈德·埃特爾  德國 「對固體表面化學反應的研究」

"for his studies of chemical processes on solid surfaces"[107]

2008年 下村脩  日本[108] 「發現和改造了綠色熒光蛋白(GFP)」

"for the discovery and development of the 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 GFP"[109]

馬田·查爾菲  美國
錢永健  美國
2009年 文卡特拉曼·拉馬克里希南  英國 「對核糖體結構和功能方面的研究」

"for studies of the structure and function of the ribosome"[110]

湯馬士·施泰茨  美國
艾妲·尤納特  以色列
2010年 李察·赫克  美國 「對有機合成鈀催化偶聯反應的研究」
"for palladium-catalyzed cross couplings in organic synthesis"[111]
根岸英一  日本
鈴木章  日本
2011年 丹·謝赫特曼  以色列 准晶體的發現」
"the discovery of quasicrystals"[112]
2012年 羅拔·萊夫科維茨  美國 「對G蛋白偶聯受體的研究」
"for studies of G-protein-coupled receptors"[113]
布萊恩·科比爾卡  美國
2013年 馬田·卡普拉斯  奧地利
 美國
「為複雜化學系統創造了多尺度模型」
"for the development of multiscale models for complex chemical systems"[114]
邁可·列維特  美國
 英國
 以色列[115]
阿里耶·瓦舍爾  美國
 以色列
2014年 艾力克·貝齊格  美國 「在超解像度熒光顯微技術領域取得的成就」
"for the development of super-resolved fluorescence microscopy"[116]
斯特凡·赫爾  德國
威廉·莫爾納爾  美國
2015年 托馬斯·林達爾  瑞典
 英國
DNA修復的細胞機制方面的研究」
"for mechanistic studies of DNA repair"[117]
保羅·莫德里奇  美國
阿齊茲·桑賈爾  土耳其
 美國
2016年 尚-皮埃爾·索瓦日  法國 「設計與合成分子機器的貢獻」
"for the design and synthesis of molecular machines"[118]
弗雷澤·斯托達特  英國
 美國
伯納德·費林加  荷蘭
2017年 雅克·杜博歇  瑞士 「研製用於溶液內生物分子的高解像度結構測定的低溫電子顯微鏡技術
"for developing cryo-electron microscopy for the high-resolution structure determination of biomolecules in solution"[119]
約阿希姆·法蘭克  德國
 美國
李察·亨德森  英國
2018年 法蘭西斯·阿諾德  美國 「設計出定向進化
"for the directed evolution of enzymes"[120]
葛瑞格·溫特  英國 「研製出抗體噬菌體展示技術
"for the phage display of peptides and antibodies"[120]
佐治·史密夫  美國
2019年 約翰·B·古迪納夫  美國 「開發出鋰離子電池
"for the development of lithium-ion batteries"[121]
士丹利·惠廷厄姆  英國
吉野彰  日本
2020年 艾曼紐爾·夏龐蒂耶  法國 「開發出一種用於基因編輯技術方法
"for the development of a method for genome editing"[122]
珍妮花·道德納  美國
2021年 本亞明·利斯特  德國 「開發出有機不對稱催化
"for the development of asymmetric organocatalysis"[123]
大衛·麥克米倫  美國
 英國
2022年 卡羅琳·貝爾托西  美國 「在點擊化學生物正交化學取得的成就」
"for the development of click chemistry and bioorthogonal chemistry"[124]
莫滕·梅爾達爾  丹麥
卡爾·巴里·沙普利斯  美國
2023年 蒙吉·巴文迪  法國
 突尼西亞
 美國
「發現和合成出量子點
"for the discovery and synthesis of quantum dots"[125]
路易斯·布魯士  美國
阿列克謝·埃基莫夫  俄羅斯
 美國
2024 大衛·貝克  美國 「計算蛋白質設計英語Protein design
"for computational protein design"[126]
占美斯·哈薩比斯  英國 蛋白質結構預測
「for protein structure prediction」[126]
約翰·江珀  美國

註釋

[編輯]

^ A. 這裏的中文姓名是根據諾貝爾基金會的官方主頁(nobelprize.org)提供英文名字的轉譯,對於得獎者的原名或其他名字,可從該得獎者的條目中了解。華人或日本人姓名按中文和日文姓名習慣轉譯。儘可能提供了每一位獲獎者的照片;如果需要,可以到諾貝爾基金會的官方主頁上查詢每一位獲獎者的照片。

^ B. 這裏的國家資訊是根據諾貝爾基金會的官方主頁提供的資訊列出,並不一定為得獎者現在的國籍出生地

^ C. 這裏所引用的獲獎理由是根據諾貝爾基金會的官方主頁提供的英文原文轉譯列出,英文原文被列於中文轉譯之後以供查對。這一欄中的條目連結是與獲獎者的獲獎原因相關的研究領域與歷史;這些連結這是作為指引和解釋,需要了解每一位獲獎者的具體工作,請由名字一欄中的連結到對應得獎者的條目中查看,或到諾貝爾基金會的官方主頁中相關獲獎者的頁面中查看。

^ D. 已於1994年放棄。

參考文獻

[編輯]
一般
特殊
  1. ^ Alfred Nobel – The Man Behind the Nobel Prize. Nobelprize.org. [2008-10-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6-22). 
  2. ^ The Nobel Prize Awarders. Nobelprize.org. [2008-10-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0-12). 
  3. ^ The Nobel Prize. Nobelprize.org. [2008-10-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6-22). 
  4. ^ The Nobel Prize Amounts. Nobelprize.org. [2008-10-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7-31). 
  5. ^ The Nobel Prize Award Ceremonies. Nobelprize.org. [2008-10-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1-31). 
  6. ^ Malmström, Bo G.; Bertil Andersson. The Nobel Prize in Chemistry: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Chemistry. Nobelprize.org. 2001-12-03 [2008-10-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6-22). 
  7. ^ Nobel Laureates Facts. Nobelprize.org. [2008-10-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02-02). 
  8. ^ Women Nobel Laureates. Nobelprize.org. [2008-10-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6-22). 
  9. ^ The Nobel Prize in Chemistry 1901. Nobelprize.org. [2008-10-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6-22). 
  10. ^ The Nobel Prize in Chemistry 1902. Nobelprize.org. [2008-10-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6-22). 
  11. ^ The Nobel Prize in Chemistry 1903. Nobelprize.org. [2008-10-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6-22). 
  12. ^ The Nobel Prize in Chemistry 1904. Nobelprize.org. [2008-10-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6-22). 
  13. ^ The Nobel Prize in Chemistry 1905. Nobelprize.org. [2008-10-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6-22). 
  14. ^ The Nobel Prize in Chemistry 1906. Nobelprize.org. [2008-10-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6-22). 
  15. ^ The Nobel Prize in Chemistry 1907. Nobelprize.org. [2008-10-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6-22). 
  16. ^ The Nobel Prize in Chemistry 1908. Nobelprize.org. [2008-10-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6-22). 
  17. ^ The Nobel Prize in Chemistry 1909. Nobelprize.org. [2008-10-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7-21). 
  18. ^ The Nobel Prize in Chemistry 1910. Nobelprize.org. [2008-10-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6-22). 
  19. ^ The Nobel Prize in Chemistry 1911. Nobelprize.org. [2008-10-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7-21). 
  20. ^ 20.0 20.1 The Nobel Prize in Chemistry 1912. Nobelprize.org. [2008-10-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12-25). 
  21. ^ The Nobel Prize in Chemistry 1913. Nobelprize.org. [2008-10-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12-25). 
  22. ^ The Nobel Prize in Chemistry 1914. Nobelprize.org. [2008-10-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6-22). 
  23. ^ The Nobel Prize in Chemistry 1915. Nobelprize.org. [2008-10-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6-22). 
  24. ^ The Nobel Prize in Chemistry 1918. Nobelprize.org. [2008-10-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7-21). 
  25. ^ The Nobel Prize in Chemistry 1920. Nobelprize.org. [2008-10-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6-22). 
  26. ^ The Nobel Prize in Chemistry 1921. Nobelprize.org. [2008-10-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6-22). 
  27. ^ The Nobel Prize in Chemistry 1922. Nobelprize.org. [2008-10-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6-22). 
  28. ^ The Nobel Prize in Chemistry 1923. Nobelprize.org. [2008-10-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6-22). 
  29. ^ The Nobel Prize in Chemistry 1925. Nobelprize.org. [2008-10-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6-22). 
  30. ^ The Nobel Prize in Chemistry 1926. Nobelprize.org. [2008-10-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6-22). 
  31. ^ The Nobel Prize in Chemistry 1927. Nobelprize.org. [2008-10-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6-22). 
  32. ^ The Nobel Prize in Chemistry 1928. Nobelprize.org. [2008-10-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6-22). 
  33. ^ The Nobel Prize in Chemistry 1929. Nobelprize.org. [2008-10-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6-22). 
  34. ^ The Nobel Prize in Chemistry 1930. Nobelprize.org. [2008-10-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6-22). 
  35. ^ The Nobel Prize in Chemistry 1931. Nobelprize.org. [2008-10-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6-22). 
  36. ^ The Nobel Prize in Chemistry 1932. Nobelprize.org. [2008-10-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7-21). 
  37. ^ The Nobel Prize in Chemistry 1934. Nobelprize.org. [2008-10-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6-22). 
  38. ^ The Nobel Prize in Chemistry 1935. Nobelprize.org. [2008-10-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6-22). 
  39. ^ The Nobel Prize in Chemistry 1936. Nobelprize.org. [2008-10-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6-22). 
  40. ^ The Nobel Prize in Chemistry 1937. Nobelprize.org. [2008-10-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6-22). 
  41. ^ The Nobel Prize in Chemistry 1938. Nobelprize.org. [2008-10-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6-22). 
  42. ^ 42.0 42.1 The Nobel Prize in Chemistry 1939. Nobelprize.org. [2008-10-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6-22). 
  43. ^ The Nobel Prize in Chemistry 1943. Nobelprize.org. [2008-10-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6-22). 
  44. ^ The Nobel Prize in Chemistry 1944. Nobelprize.org. [2008-10-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6-22). 
  45. ^ The Nobel Prize in Chemistry 1945. Nobelprize.org. [2008-10-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6-22). 
  46. ^ 46.0 46.1 The Nobel Prize in Chemistry 1946. Nobelprize.org. [2008-10-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7-21). 
  47. ^ The Nobel Prize in Chemistry 1947. Nobelprize.org. [2008-10-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12-04). 
  48. ^ The Nobel Prize in Chemistry 1948. Nobelprize.org. [2008-10-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12-25). 
  49. ^ The Nobel Prize in Chemistry 1949. Nobelprize.org. [2008-10-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12-25). 
  50. ^ The Nobel Prize in Chemistry 1950. Nobelprize.org. [2008-10-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6-22). 
  51. ^ The Nobel Prize in Chemistry 1951. Nobelprize.org. [2008-10-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6-22). 
  52. ^ The Nobel Prize in Chemistry 1952. Nobelprize.org. [2008-10-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6-22). 
  53. ^ The Nobel Prize in Chemistry 1953. Nobelprize.org. [2008-10-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6-22). 
  54. ^ The Nobel Prize in Chemistry 1954. Nobelprize.org. [2008-10-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6-22). 
  55. ^ The Nobel Prize in Chemistry 1955. Nobelprize.org. [2008-10-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6-22). 
  56. ^ The Nobel Prize in Chemistry 1956. Nobelprize.org. [2008-10-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6-22). 
  57. ^ The Nobel Prize in Chemistry 1957. Nobelprize.org. [2008-10-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6-22). 
  58. ^ The Nobel Prize in Chemistry 1958. Nobelprize.org. [2008-10-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6-22). 
  59. ^ The Nobel Prize in Chemistry 1959. Nobelprize.org. [2008-10-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6-22). 
  60. ^ The Nobel Prize in Chemistry 1960. Nobelprize.org. [2008-10-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6-22). 
  61. ^ The Nobel Prize in Chemistry 1961. Nobelprize.org. [2008-10-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6-22). 
  62. ^ The Nobel Prize in Chemistry 1962. Nobelprize.org. [2008-10-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6-22). 
  63. ^ The Nobel Prize in Chemistry 1963. Nobelprize.org. [2008-10-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7-21). 
  64. ^ The Nobel Prize in Chemistry 1964. Nobelprize.org. [2008-10-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6-22). 
  65. ^ The Nobel Prize in Chemistry 1965. Nobelprize.org. [2008-10-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6-22). 
  66. ^ The Nobel Prize in Chemistry 1966. Nobelprize.org. [2008-10-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6-22). 
  67. ^ The Nobel Prize in Chemistry 1967. Nobelprize.org. [2008-10-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6-22). 
  68. ^ The Nobel Prize in Chemistry 1968. Nobelprize.org. [2008-10-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6-22). 
  69. ^ The Nobel Prize in Chemistry 1969. Nobelprize.org. [2008-10-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6-22). 
  70. ^ The Nobel Prize in Chemistry 1970. Nobelprize.org. [2008-10-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6-22). 
  71. ^ The Nobel Prize in Chemistry 1971. Nobelprize.org. [2008-10-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6-22). 
  72. ^ 72.0 72.1 The Nobel Prize in Chemistry 1972. Nobelprize.org. [2008-10-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6-22). 
  73. ^ The Nobel Prize in Chemistry 1973. Nobelprize.org. [2008-10-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6-22). 
  74. ^ The Nobel Prize in Chemistry 1974. Nobelprize.org. [2008-10-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6-22). 
  75. ^ 75.0 75.1 The Nobel Prize in Chemistry 1975. Nobelprize.org. [2008-10-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7-21). 
  76. ^ The Nobel Prize in Chemistry 1976. Nobelprize.org. [2008-10-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6-22). 
  77. ^ The Nobel Prize in Chemistry 1977. Nobelprize.org. [2008-10-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6-22). 
  78. ^ The Nobel Prize in Chemistry 1978. Nobelprize.org. [2008-10-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6-22). 
  79. ^ The Nobel Prize in Chemistry 1979. Nobelprize.org. [2008-10-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6-22). 
  80. ^ 80.0 80.1 The Nobel Prize in Chemistry 1980. Nobelprize.org. [2008-10-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6-22). 
  81. ^ The Nobel Prize in Chemistry 1981. Nobelprize.org. [2008-10-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6-22). 
  82. ^ The Nobel Prize in Chemistry 1982. Nobelprize.org. [2008-10-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6-22). 
  83. ^ The Nobel Prize in Chemistry 1983. Nobelprize.org. [2008-10-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6-22). 
  84. ^ The Nobel Prize in Chemistry 1984. Nobelprize.org. [2008-10-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6-22). 
  85. ^ The Nobel Prize in Chemistry 1985. Nobelprize.org. [2008-10-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6-22). 
  86. ^ The Nobel Prize in Chemistry 1986. Nobelprize.org. [2008-10-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6-22). 
  87. ^ The Nobel Prize in Chemistry 1987. Nobelprize.org. [2008-10-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6-22). 
  88. ^ The Nobel Prize in Chemistry 1988. Nobelprize.org. [2008-10-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6-22). 
  89. ^ The Nobel Prize in Chemistry 1989. Nobelprize.org. [2008-10-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6-22). 
  90. ^ The Nobel Prize in Chemistry 1990. Nobelprize.org. [2008-10-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6-22). 
  91. ^ The Nobel Prize in Chemistry 1991. Nobelprize.org. [2008-10-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6-22). 
  92. ^ The Nobel Prize in Chemistry 1992. Nobelprize.org. [2008-10-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7-18). 
  93. ^ 93.0 93.1 The Nobel Prize in Chemistry 1993. Nobelprize.org. [2008-10-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6-22). 
  94. ^ The Nobel Prize in Chemistry 1994. Nobelprize.org. [2008-10-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6-22). 
  95. ^ The Nobel Prize in Chemistry 1995. Nobelprize.org. [2008-10-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6-22). 
  96. ^ The Nobel Prize in Chemistry 1996. Nobelprize.org. [2008-10-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6-22). 
  97. ^ 97.0 97.1 The Nobel Prize in Chemistry 1997. Nobelprize.org. [2008-10-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6-22). 
  98. ^ 98.0 98.1 The Nobel Prize in Chemistry 1998. Nobelprize.org. [2008-10-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6-22). 
  99. ^ The Nobel Prize in Chemistry 1999. Nobelprize.org. [2008-10-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6-22). 
  100. ^ The Nobel Prize in Chemistry 2000. Nobelprize.org. [2008-10-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6-22). 
  101. ^ 101.0 101.1 The Nobel Prize in Chemistry 2001. Nobelprize.org. [2008-10-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7-21). 
  102. ^ 102.0 102.1 The Nobel Prize in Chemistry 2002. Nobelprize.org. [2008-10-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6-22). 
  103. ^ 103.0 103.1 The Nobel Prize in Chemistry 2003. Nobelprize.org. [2008-10-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6-22). 
  104. ^ The Nobel Prize in Chemistry 2004. Nobelprize.org. [2008-10-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6-22). 
  105. ^ The Nobel Prize in Chemistry 2005. Nobelprize.org. [2008-10-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7-21). 
  106. ^ The Nobel Prize in Chemistry 2006. Nobelprize.org. [2008-10-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6-22). 
  107. ^ The Nobel Prize in Chemistry 2007. Nobelprize.org. [2008-10-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7-21). 
  108. ^ 2008年10月26日,nobelprize.org網站中其國籍為「美國」。然而,諾貝爾基金會在2008年10月26日的頒獎出版物中表示其為日本公民。The Nobel Prize in Chemistry 2008–Press Release. Nobelprize.org. 2008-10-08 [2008-10-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10-09). 
  109. ^ The Nobel Prize in Chemistry 2008. Nobelprize.org. [2008-10-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6-22). 
  110. ^ The Nobel Prize in Chemistry 2009. Nobelprize.org. [2009-10-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6-22). 
  111. ^ The Nobel Prize in Chemistry 2010. Nobelprize.org. [2010-10-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7-21). 
  112. ^ The Nobel Prize in Chemistry 2011. Nobelprize.org. [2011-10-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6-22). 
  113. ^ The Nobel Prize in Chemistry 2012. Nobelprize.org. [2014-10-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6-22). 
  114. ^ The Nobel Prize in Chemistry 2013. Nobelprize.org. [2013-10-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5-15). 
  115. ^ 3 Jewish professors -- two of them Israeli -- share 2013 Nobel Prize in chemistry | The Times of Israel. [2013-10-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7-13). 
  116. ^ The Nobel Prize in Chemistry 2014. Nobelprize.org. [2014-10-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10-07). 
  117. ^ The Nobel Prize in Chemistry 2015. Nobelprize.org. [2015-10-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1-17). 
  118. ^ The Nobel Prize in Chemistry 2016. Nobelprize.org. [2016-10-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10-05). 
  119. ^ The Nobel Prize in Chemistry 2017. Nobelprize.org. [2017-10-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4-06). 
  120. ^ 120.0 120.1 Press Release: The Nobel Prize in Chemistry 2018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121. ^ The Nobel Prize in Chemistry 2019. Nobelprize.org. [2019-10-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10-09). 
  122. ^ The Nobel Prize in Chemistry 2020. Nobelprize.org. [2020-10-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5-21). 
  123. ^ The Nobel Prize in Chemistry 2021. Nobelprize.org. [2021-10-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0-06). 
  124. ^ The Nobel Prize in Chemistry 2022. Nobelprize.org. [2022-10-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2-02). 
  125. ^ The Nobel Prize in Chemistry 2023. Nobelprize.org. [2023-10-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10-05). 
  126. ^ 126.0 126.1 The Nobel Prize in Chemistry 2024. NobelPrize.org. [2024-10-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10-09) (美國英語). 

外部連結

[編輯]

參見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