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主題:特色內容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維基百科特色內容

特色內容之星
特色內容之星

特色內容是維基百科社群推薦的典範之作。展示在這裏的條目、列表及圖片,都是參與者在維基百科的精神感召之下共同協作努力的成果。所有的特色內容都是在高標準的嚴格要求下評選出來的,可以作為我們的典範和終極目標。特色內容都會在正文頁面的右上角用一個銅質小星(特色內容之星)來表示。在這裏以每種最新十個入選的特色內容做實例展示,所展示的內容會一直保持隨機更新,你也可以瀏覽下面其他的特色內容實例。另外,如果您有需要在此頁控制顯示典範條目和特色列表的內容者,請自行分別至「Portal:特色內容/條目」和「Portal:特色內容/列表」,但請您先確保這些在條目和列表的內容都符合典範條目或特色列表。

特色內容

最新特色內容

最新的典範條目
(共有1025篇條目)
最新的特色圖片
(共有210張圖片)
最新的特色列表
(共有525篇列表)

典範條目沙恩霍斯特級戰列艦

沙恩霍斯特級是德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夕建造的一個戰列艦船級。這是納粹德國海軍的首批主力艦,由沙恩霍斯特號格奈森瑙號共同組成。這些艦隻在各自的三座三聯裝炮塔中裝備有九門283毫米34式速射炮。沙恩霍斯特號和格奈森瑙號在二戰初期共同作戰,包括出擊進入大西洋襲擊英國商船。兩艦於1940年6月8日與英國戰列巡洋艦聲望號交火,並擊沉了航空母艦光榮號。1942年,格奈森瑙號在盟軍基爾的空襲中嚴重受損。沙恩霍斯特號於1943年的北角海戰中被擊沉。與此同時,格奈森瑙號於1945年作為一艘堵塞船在戈滕哈芬遭擊沉。

特色圖片

玉米

玉米一年生禾本科草本植物,是全世界總產量最高的重要糧食作物。同時也可以當作飼料使用,還有在生物科技產業作為乙醇燃料的原材料。而且玉米更在各個化工領域被大量利用着,做成塑膠等等不同的物品。大部份歷史學家認為玉米是在墨西哥的特瓦坎谷馴化。 奧爾梅克人馬雅人在中美洲栽培了許多不同的品種,有些可以直接烹煮,有些則用鹼法烹製的方式處理。從公元前2500年起,玉米開始傳播到美洲的很多地區。歐洲人在15世紀末和16世紀初開始和美洲原住民接觸,將玉米帶回歐洲(哥倫布大交換),也帶到其它國家。因為玉米可以在各種不同的氣候下生長,因此被傳播到全球各地。高甜度的玉米稱為甜玉米,一般種植供人類食用,而其他野玉米則供作動物糧食及化學工業、食品工業原料。玉米也是美洲種植最多的糧食作物,單在美國就有每年約3.32億的產量,而美國的玉米約有40%—約1.3億噸—用來製造乙醇。2009年種植的美國玉米中,約有85%是基因改造玉米。

特色列表哥倫比亞大學諾貝爾獎得主列表

截至2017年,根據哥倫比亞大學的統計,共有83位諾貝爾獎得主與該校存在某種程度的關聯;根據該校的官方定義,這些人包括該校的畢業生、教師(包括兼職教師)、研究人員和行政人員。1906年諾貝爾和平獎得主、時任美國總統狄奧多·羅斯福曾在哥倫比亞法學院就讀,也是與該校相關的首位諾貝爾獎得主。有13位哥倫比亞大學的諾貝爾獎得主共同分享了六座獎項。有27位哥倫比亞大學諾貝爾獎得主獲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在數量上超過任何其他獎項;1976年,該校有四人獲得了三項不同的諾貝爾獎,為歷年最多。

特色內容導覽

條目 圖片 列表
分類 分類 分類 分類
標準 條目 圖片 列表
評選 條目 圖片 列表
已撤銷 條目 圖片 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