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遜
韓遜(9世紀?—914年),唐朝靈州(今寧夏吳忠)人。唐朝末年和後梁時期的靈州節度使,是唐朝末任朔方節度使,也是五代十國時期後梁首任朔方節度使,同時兼領河西節度使。
生平
[編輯]唐朝時期
[編輯]韓遜原為唐朝靈州列校,即靈州軍府的一名牙將。唐朝末年大亂,藩鎮割據,韓遜在地方兵士的擁戴下,占據靈州、鹽州地方[1],自稱朔方節度使留後,上表唐昭宗後,朝廷授以節鉞,正式封韓遜為朔方節度使。昭宗天復元年(901)十一月,朱溫以兵入關,請昭宗遷都洛陽,宦官韓全誨與鳳翔節度使李茂貞劫持昭宗到鳳翔,韓遜上表說有回鶻部族請求率兵勤王,翰林學士韓偓以為不妥拒絕了請求。[2]
唐哀帝天祐三年(906),吐蕃率七千騎兵向涼州、靈州一帶進犯。韓遜發現並有效抗擊了吐蕃勢力的入侵。[3]
五代後梁時期
[編輯]公元907年,朱溫廢唐哀帝,唐朝滅亡,後梁建立。邠寧節度使楊崇本、鄜坊節度使李周彝、鳳翔節度使李茂貞都起兵反對朱溫,朔方節度使韓遜與夏州節度使李思諫沒有起兵反對。[4]朱溫加封韓遜檢校太尉、同平章事、朔方軍兼領河西節度使。後梁開平三年(909)年6月,朔方節度使韓遜率朔方軍攻占鹽州,斬殺鹽州刺史李繼直等六十二人,[5]。開平三年(909年)十一月,後梁忠武軍節度使劉知俊自同州(今陝西大荔縣)叛歸岐王李茂貞,李茂貞指使劉知俊帥邠、岐、秦、涇四州之師數萬兵馬攻打韓遜,奪取靈州及河套平原,作為牧馬之地。韓遜竭力以拒,同時向後梁乞援。劉知俊不能攻破,於十二月撤退。[6]朱溫加封韓遜中書令,封潁川郡王。
韓遜善於治理,發展當地農業,減免賦稅,同時避免了不必要的戰爭,同時對部下也很好。韓遜在世時,靈州人民請立生祠,朱溫詔禮部侍郎薛廷珪撰文,賜之生韓遜祠。靈州韓遜祠堂在北宋時期依然存在。[7] 貞明四年(914年)五月,韓遜去世,其子韓洙立為朔方節度使留後。《新五代史》有韓遜傳。[8][9]
家族
[編輯]韓洙(?~929年),韓遜子。其父病故,後梁末帝朱瑱遂任命他為朔方節度使、特進檢校太傅、同平章事。貞明四年(918年),加開府儀同三司。至後唐政權建立,唐莊宗李存勖任命韓洙兼領河西(今甘肅武威)節度使,後唐明宗再加顯爵。後唐天成四年(929年)卒於任所。《新五代史》中有其附傳。
韓澄(生卒年不詳),韓遜子,韓洙弟。韓洙故後,後唐明宗即命以其弟韓澄為朔方節度使。後升任磁州刺史(今河北磁縣)等職。韓澄不知所終,後人無考。
注釋
[編輯]- ^ 《新五代史》:韓遜不知其家世。初為靈州軍校,唐末之亂,據有靈、鹽,唐即以為節度使
- ^ 《新唐書·回鶻傳下》:昭宗幸鳳翔,靈州節度使韓遜表回鶻請率兵赴難。
- ^ 《資治通鑑·卷193》:正月壬戌,靈武節度使韓遜奏吐蕃七千餘騎營於宗高谷,將擊塭末及取涼州
- ^ 未嘗以兵爭。
- ^ 至是,靈、鹽遂複合為一鎮
- ^ 《資治通鑑·卷267》:岐王欲取靈州以處劉知俊,且以為牧馬之地,使知俊自將兵攻之。朔方節度使韓遜遣使告急;詔鎮國節度使康懷貞、感化節度使寇彥卿將兵攻邠寧以救之。游兵侵掠及涇州之境,劉知俊聞之,十二月,己丑,解靈州圍,引兵還。
- ^ 《資治通鑑》:其廟至今在焉。
- ^ 《舊五代史》:遜亦善於為理,部民請立生祠堂於其地,梁祖許之,仍詔禮部待郎薛廷圭撰文以賜之,其廟至今在焉。貞明初,遜卒於鎮。
- ^ 歐陽修《新五代史·韓遜傳》:遜亦善撫其部,人皆愛之,為遜立生祠。
前任: 韓遵 |
朔方節度使 唐末-914年 |
繼任: 韓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