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五代」:各本之異

文出維基大典
[底本][底本]
刪去的內容 新增的內容
損齋
無編輯摘要
立足东方
無編輯摘要
 
(未顯示由 三 位使用者於中間所作的 五 次修訂)
第一行: 第一行:
'''五代'''者,[[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也。[[唐]][[天祐]]四年,權臣[[朱溫]]廢[[唐哀皇帝|哀帝]]自立,建後梁,是為五代之始。傳三世,為後唐[[李存勖]]所滅。後唐之君無道,篡弒頻仍。河東節度使[[石敬]]乘間以[[契丹]]之助奪位,建後晉。[[開運]]三年,[[契丹]][[耶律德光]]引兵來伐,[[後晉出帝|出帝]]被執於契丹。河東節度使[[劉知遠]]聞之,稱帝於[[太原]]。已而契丹主北歸,遂遷都[[開封]]。傳子[[劉承祐|承祐]],為[[郭威]]所弒,威建號後周。[[顯德]]七年,[[趙匡胤]]興兵奪位,後周遂亡,而開[[宋朝]]之基。
'''五代'''者,[[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也。[[唐]][[天祐]]四年,權臣[[朱溫]]廢[[唐哀皇帝|哀帝]]自立,建後梁,是為五代之始。傳三世,為後唐[[李存勖]]所滅。後唐之君無道,篡弒頻仍。河東節度使[[石敬]]乘間以[[契丹]]之助奪位,建後晉。[[開運]]三年,[[契丹]][[耶律德光]]引兵來伐,[[後晉出帝|出帝]]被執於契丹。河東節度使[[劉知遠]]聞之,稱帝於[[太原]]。已而契丹主北歸,遂遷都[[開封]]。傳子[[劉承祐|承祐]],為[[郭威]]所弒,威建號後周。[[顯德]]七年,[[趙匡胤]]興兵奪位,後周遂亡,而開[[趙宋|宋朝]]之基。


是時,亦有[[節度使]]割據稱帝,曰[[前蜀]],曰[[後蜀]],曰[[南吳]],曰[[南唐]],曰[[吳越國|吳越]],曰[[閩國|閩]],曰[[南楚]],曰[[南漢]],曰[[荊南]],曰[[北漢]]。計凡十國,故亦與五代併稱曰「五代十國」云。
是時,亦有[[節度使]]割據稱帝,曰[[前蜀]],曰[[後蜀]],曰[[南吳]],曰[[南唐]],曰[[吳越國|吳越]],曰[[閩國|閩]],曰[[南楚]],曰[[南漢]],曰[[荊南|南平]],曰[[北漢]]。計凡十國,故亦與五代併稱曰「五代十國」云。吳越、楚、南平,皆受中原封,稱王而已。不自僭號。其餘皆稱帝。是故史官以吳越、楚、南平爲世襲,餘爲僭偽


{{stub}}
{{stub}}

二〇二四年二月五日 (一) 〇三時一二分之今審

五代者,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也。天祐四年,權臣朱溫哀帝自立,建後梁,是為五代之始。傳三世,為後唐李存勖所滅。後唐之君無道,篡弒頻仍。河東節度使石敬瑭乘間以契丹之助奪位,建後晉。開運三年,契丹耶律德光引兵來伐,出帝被執於契丹。河東節度使劉知遠聞之,稱帝於太原。已而契丹主北歸,遂遷都開封。傳子承祐,為郭威所弒,威建號後周。顯德七年,趙匡胤興兵奪位,後周遂亡,而開宋朝之基。

是時,亦有節度使割據稱帝,曰前蜀,曰後蜀,曰南吳,曰南唐,曰吳越,曰,曰南楚,曰南漢,曰南平,曰北漢。計凡十國,故亦與五代併稱曰「五代十國」云。吳越、楚、南平,皆受中原封,稱王而已。不自僭號。其餘皆稱帝。是故史官以吳越、楚、南平爲世襲,餘爲僭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