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桃花坞年画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桃花坞木版年画
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申报地区或单位江苏省苏州市
分类传统美术
序号Ⅶ—3
登录2006
桃花坞木版年画
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申报地区或单位苏州市
分类传统美术
序号57
编号项目JSⅥ-1

桃花坞木刻年画是中国江南一带民间木版年画,因在苏州桃花坞生产而得名。

始于明朝中叶,盛行于清初至太平天国时期,和天津杨柳青年画齊名,有“南桃北柳”之誉[1];多在印出墨线后由人工填色而成,色彩夸张,气氛热烈。[2]

变迁

[编辑]

早期,以反映城市生活为主,风格雅致,受文人欢迎,与明代文人的发展有关系。清代雍正乾隆年间大量外国传教士到了中国,苏州开放、兼容,在保留传统作品时,又出现了大量铜版西洋绘画风格的作品;鸦片战争后,机器印刷画进入中国,冲击木刻年画,使其逐渐丧失城市市场,走向农村,以反映农民生活为主,比较热闹和喜庆。

参考

[编辑]
  1. ^ 吉祥喜庆 融入时代(文化脉动). 环球网. [2021-11-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1-17). 
  2. ^ 杨柳青年画_青年组织. 中国青年网. [2021-11-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1-17). 

外部链接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