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主题:社會運動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社會運動

社會運動(英語:Social movement)是由個體社會群體鬆散組織為了實現推動、執行、抵制、阻止或撤消社會變革變化,而用體制外的策略,來改變現有體制的一種政治現象行動與集體。社會運動被描述為“組織結構和戰略,這些結構和戰略可能使被壓迫人口能夠提出有效的挑戰,並抵抗更強大和更有優勢的精英”。某些觀點認為,非營利機構非政府組織,有其社會責任存在,單單有著善意,不代表這組織能負起社會責任,而近來對非政府組織的社會責任的關注也在增加。

精選條目

石牆騷亂發生前的美國LGBT平權運動事件列表:儘管1969年的石牆騷亂普遍被視為同性戀平權運動的開始,但早在石牆騷亂發生前就已有同性戀者自發或由同性戀團體組織的示威遊行。這些行動的目的在於反同性戀歧視,例如抗議美軍對同性戀者的排斥與古巴對待同性戀者的政策等。這些早期的示威活動成功凝結同性戀社群的共同意識,並在1969年石牆騷亂時爆發,使其成為美國乃至於全球各地同性戀權利運動的開端。

早期的平權運動常採取的抗議手段包括設置路障阻擋抗議對象的人員進出等。美國東部的LGBT組織如馬太辛協會英语Mattachine Society女同性戀組織碧麗提絲的女兒英语Daughters of Bilitis詹納斯協會英语Janus Society等組織在華盛頓紐約費城的總部或分會則組成東岸同志之友組織(East Coast Homophile Organizations,ECHO)以協調與組織示威遊行。由於人口稠密的大城市有相對較多的LGBT人群,ECHO常在這些城市組織遊行活動,同時他們也會對參加者的著裝作出規定,例如男性必須繫上領帶、穿上夾克等;女性必須穿上裙子等。這些要求是由馬太辛協會創辦人法蘭克·卡莫尼所提出的,他意圖向人們展示,同性戀者是「體面且適宜僱用的」,並無與異性戀者有何異同。許多早期的示威者都繼續投入後來的同性戀解放運動。

精選傳記

蒙蘇農多高棉語ម៉ម សូណង់ដូ),或譯曼·索南多;1942年2月13日,是柬埔寨電台記者,擁有柬埔寨、法國雙重國籍。他是金邊蜂巢電台東主兼台長;保護記者委員會曾於2012年形容蜂巢電台是「柬埔寨少數獨立的新聞傳媒之一」。他同時為蜂巢電台擔任時事評論員。

蘇農多曾因報導的問題而三度入獄:2003年他被控「煽動暴亂」,因而入獄,2005年又因誹謗罪而入獄,2012年再因叛亂罪而入獄。2012年,他被當地法院判監20年,此判決引來人權團體抗議,而美國總統巴拉克·奧巴馬亦在和柬埔寨首相洪森會面時對該案件表示關切。2013年3月,上訴法庭推翻原審裁決,而蘇農多則因引致社會動盪而被判處緩刑5年。國際特赦組織稱,該判決「為柬埔寨國內言論自由的促進邁出積極一步」,不過他們補充道:「蒙蘇農多一開始就不應該被囚禁,而他的定罪看來毫無根據。」蘇農多在法庭宣判後出獄。

精選圖片

伏爾泰琳·克蕾(英語:Voltairine de Cleyre,1866年-1912年),是一位美國無政府主義作家和女權主義者。

Photo credit: Unknown

歡迎參與

條目請求:
需要擴充或翻譯的條目:
需要專家關注

相關主題

維基媒體

进入以下维基媒体计划可获取更多相关信息:

刷新服务器缓存